当前位置:电子报 > 三版

听梁思成作报告

日期:2018-07-03    来源:    作者: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我在女四中读高中。
  那时,学校经常请来名人作报告。记得我初中阶段,学校就请过“把一切献给党”的作者吴运铎,请过刘胡兰的母亲等人来校,对我们进行生动的思想教育,使我们的思想上有很大收益。
  我上高二那年,学校请来了大名鼎鼎的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那次不是全校师生在大礼堂听报告,而是在小礼堂(大工作室)举行报告会。每班选派几名代表现场聆听,其他同学在教室通过广播听。很幸运,我不仅被选到小礼堂,而且坐在第一排!
  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梁先生由潘基校长陪同,从讲坛西侧门入场。他戴一副深色边儿的眼镜,中等偏瘦身材,精神矍铄,目光深邃,风范儒雅。他步伐稳健地走向讲台,一边走,一边笑容可掬地双手抱拳致意。到达讲台前,他微笑着,不无幽默地说:“咱们还是行个民族礼吧,比握手方便,还讲卫生。” 独特的开场白,赢得一片欢笑和掌声!
  “你们学习近代史,听说过梁启超吧?他就是我的父亲!” 这样的开场让同学们倍感亲切,于是又一阵欢笑和掌声热烈响起。
  梁先生那天的报告,内容主要有四点:
  第一,是他对解放军的高度赞扬。他说1949年1月,解放大军围住了京城,那正是滴水成冰的隆冬季节。当时先生家住在西郊。一日清晨,先生走出家门一看,大吃一惊!原来在冰天雪地的街道两旁的地上,竟然睡着一排排解放军战士!先生的精神受到极大震撼!这些战士为了解放全中国浴血奋战,到了京城,为了不扰民,竟然冒着严寒露宿街头!真是天下难寻的仁义之师啊!先生赶紧邀请战士们到家中休息,却被战士们婉言谢绝了。说到此,先生感慨地竖起大拇指!
  第二,解放前夕,我方与傅作义先生会谈未果之时,必须做好两手准备:一是和平解放北平(解放前北京的名称是北平市),或是迫不得已而以武力攻城。
  有天晚上,梁先生家里来了三位客人,原来是张奚若同志陪同两位解放军高级将领来拜访梁先生。他们铺开一张很大的军用地图,向梁先生请教:北平城里有哪些需要保护的文物古迹?请梁先生一一标明位置,以备万不得已炮击时,一定要保护好这些文物古迹!此事令这位建筑大师感动得热泪盈眶!
  第三,是周总理对知识分子的关怀和保护。
  解放后,梁先生在一些设计中,由于重视民族风格,便设计了一些飞檐起脊的建筑物。结果“大屋顶”成了“三反运动”(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中“浪费”的罪名!当社会上各种批判袭来之时,周总理及时把几位设计师保护起来,让他们去外地“疗养”,避开批判锋芒!
  让梁先生感动的还有一件事!是周总理亲自出面,保护了北海公园南门外的珍贵古建———团城!因为当时要扩建北海南门西侧的大桥,有人主张拆掉团城,把马路取直!这个意见遭到梁先生等专家们的坚决反对!但是专家没有决定权,团城处境很危险!关键时刻,周总理及时拍板:支持梁先生及各位专家的主张,保留团城!
  第四,解放后,为进一步发展城市交通和建设,古城墙似乎约束了城市前进的脚步,所以,政府决定拆除城墙和城楼。此时梁先生为保护古建,与陈占祥先生竭尽全力请命,提出了历史上有名的“梁陈方案”,建议中央人民政府,把行政中心设在月坛以西、公主坟以东的地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新北京!可惜这个意见未被采纳。
  记得梁先生在那次报告会上,向我们描述了他心中古老京城的美好远景!他说如果保住了老北京的城池,它将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立体公园!我们可以在城墙上搞绿化,栽花种树铺草坪,城墙上边就成了环城大公园!全市的老百姓都可以到这个大公园去游园、休憩!老人们可以在花坛边散步,孩子们可以在蝶舞芬芳的花园里做游戏、捉迷藏……他还说,各个城楼可以开设为博物馆、图书馆,供人们观文物、读诗书。另外,可以把城墙外的护城河拓宽,再引进永定河的水,这样,北京人就可以乘游船,从通惠河直达通州,接上大运河,夏天放舟,直达杭州游西湖!冬季可以分段开设滑冰场,搞全民健身运动。
  听着梁先生娓娓道来的京城美景,我们不由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我忆起童年时的情景:那时古城墙外有一条环城铁路,就像现在的二环路一样。
  记得1951年春天,我上小学三年级,老师带我们从朝阳门坐火车,向北行,绕城至西直门下车,排队去动物园春游。那还是我第一次看见小猴子、大老虎啊!
  那时铁路外侧有一条护城河,河的外侧有片片稻田,到了夏天,稻田便像一块块绿茸茸的地毯,非常好看!护城河里,水面涟漪,清波荡漾,岸边绿树,倒影婆娑;附近荷塘,荷花映日,燕子低飞,蜻蜓起舞;春秋时节,河水清澈见底,柳叶般的小鱼儿、成群的蝌蚪,在浅水中嬉戏;水浅的时候,人们在河水中码放一些大大小小的石头块儿,就可以抄近路,踩着石头过河。我也曾经被妈妈拉着小手,从那些石头上走过,看着脚下河水中游来游去的小鱼儿,我真想蹲下去多呆一会儿!冬日里河面结冰,小孩子们坐着冰车儿,在冰面上哧溜哧溜滑来滑去,大孩子们穿着冰鞋,甩起双臂,争相在冰面上“献技”!
  听着先生的报告,我心里想:如果当初按梁先生的建议去办,这些美景都可保存下来!可惜他的意见被否定了,古老的城墙和绝大多数城楼都被拆除了!记得先生讲到此处,痛惜之情溢于言表!当时他对我们说:“拆掉一座城楼,就像挖去我的一块肉!剥去外城的一块砖,就像剥去我的一层皮!” 他的痛心疾首,令同学们唏嘘不已!
  梁先生还说到了城楼和牌楼拆除,这也是我亲身经历的事!我出生在东城,后来搬到朝外,对朝阳门的城楼印象很深!
  那时老百姓把箭楼叫转角楼子,位置大约在如今朝外二环路上的两座立交桥中间,从北侧进城,从南侧出城。箭楼的周围有人行道,东侧有一片空场,小贩们在此卖应时水果、各种小吃及日用品。
  朝阳门附近的城墙是1953年开拆的,附近的居民应该都记得。城楼大约是1955年后半年拆的,记得我1954年考上女四中读初一,1955年春天我小外甥女出疹子,我还去箭楼前给她买过葡萄干儿。再后来,城楼就被拆掉了。
  与此同时被拆除的还有东四牌楼。那时,老北京的长安街,东西两端各有一座彩牌楼。东边儿的叫东单牌楼,西边儿的叫西单牌楼。同样,在东四和西四,每个路口都建有一座彩牌楼,四座彩牌楼为一组,所以叫四牌楼)。因为东西对称,所以东边儿的叫东四牌楼,西边儿的叫西四牌楼。后来牌楼被拆了,地名也就少了“牌楼”二字,成了今天的东单、西单;东四、西四。
  可惜那些古迹都已被历史的骤风席卷而去,那些如画的美景也只能留在老人们的记忆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