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矿区新闻

创新之魂源于匠心 扎根一线淬炼成钢——记省劳动模范、机电总厂隋国忠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单体车间主任隋国忠

日期:2022-05-05    来源:七台河矿区新闻网    作者:邢秀芬

“三孔等分120度自动群钻法”在机电总厂投入使用后,每年为企业多创造效益四十多万元,节省了十万元设备采购资金投入,大大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前“三孔等分120度自动群钻法”被评为2021年全省职工十大先进操作法。研发这一操作法的带头人就是机电总厂隋国忠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单体车间主任隋国忠。

隋国忠于1998年来到机电总厂参加工作,他深信技术就是财富、知识就是力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扎根一线、苦练本领,先后研读了《数控加工流程》《车工手册》《机械识图》等书籍,从一名普通车工成长为新时代复合型技术人才。

2015年,公司从山东购买了一台当时国内较为先进的数控立式车床,作为操作者,隋国忠被派往厂家验收车床、进行培训,他认真学习、仔细钻研、反复练习,仅用了十天时间就掌握了车床的关键性能和操作方法,为公司节约了学习费用。

隋国忠干一行、爱一行,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勇于攻坚创新,扎根一线二十四载,多次主导设计和改进数控机床、生产工艺,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有付出才有回报。隋国忠用出色的工作表现荣获了七台河市第十六届劳动模范称号,连续多次被公司和机电总厂授予劳动模范称号。2016年3月,在公司领导的支持下,机电总厂成立了以隋国忠名字命名的隋国忠劳模创新工作室。

创新之魂源于匠心。作为隋国忠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领军人物,隋国忠带领工作室成员努力通过机械设计、制造、加工、工艺创新、工艺设计、技术革新等途径降低生产成本,解决生产难题,降低职工的劳动强度。

“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是隋国忠的真实写照,他大胆提出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坚持“谋求发展、技术先行”方针,培养一人多职、多工种的多面手人才,带出了一支集学习、实践、创新于一体和技术娴熟、能力过硬的创新团队。

立精神,讲规则;排忧愁,解困难;练技能,授经验。“隋国忠把自己的工作思路和经验都倾囊相授,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他就不断讲解、演示,使我们从门外汉成长为技术工人。”隋国忠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成员们钦佩地说。隋国忠不断总结推广工作室的成功经验,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主阵地,积极推进技术革新和工艺改造成果转化,用技术革新优势提高企业产品生产效率,降低职工的劳动强度,努力提高企业技术管理水平,把隋国忠劳模创新工作室打造成职工成长成才的“大课堂”、技术创新的“孵化器”和成果转化的“中转站”,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为了解决加工三孔设备配件效率低、职工劳动强度大、加工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隋国忠主导设计制造的柱头阀孔专用加工设备创新项目荣获了2018年黑龙江省总工会职工创新项目三等奖并得到十万元的专项研发扶持资金,JD-1型三孔半自动专用钻床项目荣获2019年黑龙江省第二届青年职工五小创新大赛优秀奖,JD-50型柱头专用钻床项目荣获2020年黑龙江省百万职工“五小”创新竞赛二等奖。在2020年省“五个百万”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名师带高徒”活动评选中,隋国忠荣获“好师傅”称号。

近年来,隋国忠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研发和创新完成了数控改造液压卡盘项目、铲挡推液压立柱项目、装配密封胎具项目等。其中,数控车床改装液压卡盘后,提高了设备自动化程度,大幅度提高了加工效率,每天多加工工件200件,年创效40万元左右;铲挡推液压立柱投产后,年多创效30余万元;装配密封胎具月节省一个人的工资4000元,年创效5万元。尤其是2017年,单体车间生产单体液压支柱7.2万棵,创造了建企以来首次月产单体液压支柱突破7万棵的新纪录,为机电总厂完成公司下达的生产任务和超额完成公司下达的经营指标做出了积极贡献。

隋国忠说:“有幸同企业一起成长,感到特别自豪,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要继续扎根一线做好科技创新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在奋斗中体现人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