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红心跟党走
日期:2011-02-12 来源:null 作者:赵宇飞编者按:
新兴矿六井贫困党员孔凡居参加工作就一直扎根在生产一线,为了工作,12年才与母亲见一面;为了工作,他错过了塌陷区搬迁的机会,现在还住在那所简陋的土坯房里;为了工作,女儿考学他没有到场……孔凡居常说的一句话是:咱是一名党员,是一面旗帜。
生活虽然贫穷,但孔凡居的精神并不贫穷。我们企业的发展需要像孔凡居这样实实在在工作、甘于奉献、不计得失的共产党员,我们应该向孔凡居学习,学习他的精神和作风,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他是一个生活并不富裕的普通采煤工,他在新兴矿勤勤恳恳工作近30年,对矿山充满着沉甸甸的感情。
他叫孔凡居,是新兴矿六井一名采煤工,平凡的名字和党员这个称谓放在一起显得光荣而耀眼。
一份入党申请书与7年的坚守
孔凡居是江苏人,1980年来到七台河,1985年到新兴矿。在孔凡居心中,鲜艳的党旗是最美的颜色,党的事业也是他一生的向往。
1986年,也就是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孔凡居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提到入党,孔凡居说,那时候觉得这个企业挺大,是个正式单位,准备干一辈子不动摇,于是向组织提出申请。他坚信,走党的路不会错。
在那个年代,由于是临时工,不是本地户口等因素,孔凡居入党的事情搁浅了。
虽然如此,孔凡居向党组织靠拢的诚心,引起了矿里的重视。时任新兴矿矿长赵文林,亲自找他谈话,对他有这种政治觉悟感到满意。
没有如愿加入党组织,孔凡居并没有放弃对党的事业的向往,7年中,他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心里有着一个信念,那就是只要一心一意干工作,思想积极要求进步,总有一天会是党的人。7年里,他从不耽误班,打顶子,攉煤,他干啥像啥,赢得了几任井区长、班段长的信任和认可。
他的愿望在1993年实现了。那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宣誓那天,孔凡居眼含泪花,透过含泪的双眼,眼前的党旗更加鲜艳生动了,他暗自发誓,以矿为家,将一生奉献给这个为国家奉献光和热的煤炭事业。
一名普通党员与一生倾情的追逐
入党后,孔凡居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他觉得党员就是领头雁就是旗帜,他的思想一点也没滑坡,行动一步也没松劲。
他勉励自己,要做毛泽东时代的工人。他说,毛泽东时代的工人就是一言一行以实为实,工作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为国家出力,为社会做贡献,带领周围的人干党的事业,不回头,一直干到退休。
心存这个单纯的想法,孔凡居扎根一线已经有28年了,如今他已经55岁了,虽然到了五十知天命的年纪,但他的心依旧年轻,在井下浑身仍旧有使不完劲儿,他说干党的事业永远不会老。
孔凡居是个闲不住的人,有责任心、能吃苦、手勤、腿勤。在徒弟之间,整天教育他们怎么干,总是在灌输,煤矿要永远有干咱这个活的人。
一次工作面顶板严重冒落,埋了27棵顶子,孔凡居急了,他忘记了年龄,冲锋在前,带领三名工人,边倒岩石边扒顶子,手扒出血,脚插在石缝里崴肿了他全然不顾,奋战4个多小时,将压在岩石下的27棵顶子全都收了回来。
一个儿子与母亲时隔12年的相见
在人间的情感中,亲情温暖而又珍贵,但在孔凡居的世界里,亲情是抛向远方的挂念。
孔凡居的母亲88岁了,现在在江苏沛县的姐姐家里。去年,母亲生病了,孔凡居焦急万分,盘算好几天,向井口请假回家看望母亲,这是孔凡居工作以来第一次请长假,也是他时隔12年与母亲相见。
这些年来,孔凡居念母心切,阻隔他的原因很简单:经济条件不允许,工作也不允许。
去年的11月24日,他踏上了回乡的列车。到家的第三天,段长给孔凡居打电话:老太太怎么样,老太太没事儿的话……
没等段长把话说完,孔凡居便说,老太太身体还好,就是太想我了,段长啥也别说了,我买票马上回去。
孔凡居有技术、有责任心,还能吃苦,工作面离不了他。他说,段长给我打电话是长途,一分钟一块五毛钱,我知道这个事的重要,便对母亲说,我要回去。母亲说,回去干啥你不伺候我了,你姐姐68岁了身体也不好,你就伺候我一个月。孔凡居哄着母亲说,妈,等秋天了让儿媳妇来伺候你,我的工作离不开我。母亲叹了口气说,好了,你买票去吧。
于是,孔凡居11月27日到家,只在家呆了5天,便踏上了回七台河的列车。
从到新兴矿以后,孔凡居年年春节值班,家人看春晚、包饺子的时候都没他。
一个贫困党员与他的精神财富
孔凡居是矿里的贫困党员,家庭的贫困并没有影响到他干工作,他从不跟组织讲条件,他和家人说,比咱家困难的多了,咱们不能给组织添乱。
2006年8月6日,井口安排一个特殊的任务,从井下往上升顶子,当时地面有300人干活,秩序乱,涉及到10多个单位,在这种情况下,孔凡居晚上9点下井,到第二天下午4点半升井。那天,市沉陷办与街道的工作人员到孔凡居家量房子。孔凡居在井下,老伴在医院住院,于是错过了这次机会,直到现在房子也没换上。
孔凡居说,作为党员,就要有党员的样子,看住顶子,保证一棵顶子也不丢。“当时没考虑别的,房子虽然重要,但也不能让国家利益受损失。”孔凡居说,邻居都住上楼了,他很羡慕,但并不遗憾。
如果时间倒回,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面对记者的提问,孔凡居坚定地说,倒回十次二十次也不会改变。党员必须舍小家顾大家,我是党员,许多工人还看着我呢,我不能给党抹黑。
2009年9月5日,孔凡居的女儿考上大学,邀了亲朋好友在一起聚聚,午饭安排在11点,但直到人群散去也没有见到孔凡居的人影,那天他12点半才升井,没能及时为女儿庆祝。
孔凡居有自己的想法:一棵顶子1000多元,埋了一棵心里不舒服,一个班也挣不来1000多元啊,所以没请假。
孔凡居的一双儿女很争气,一个考上了山西农业大学刚毕业,一个考上了哈尔滨金融学院。
对于孔凡居的一举一动,家里人很不理解,生过气也埋怨过,但却没办法改变他。
“这些年矿里对我们家没少帮助。”孔凡居激动地说,女儿上学矿长刘辉自掏腰包2000元,原新兴矿党委副书记才文远,每月拿出100元帮助两个孩子上学,从高中一直到大学,组织部部长王迎春多次帮助……
说起这些事情,孔凡居心存感激,他说,我不能辜负他们对我的帮助和心意,我一定要好好干,走正路,堂堂正正没有污点的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