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歌七煤——献给矿区开发建设六十周年
日期:2018-08-09 来源: 作者:王瑞同 当年肩背袋,今朝综采急。
开发一甲子,建设抢先机。
60年前,父亲只身一人来到七台河,在缸窑沟的一个小井口背煤,那时还是勃利县的一个小煤矿。父亲为了工作方便,在单位附近盖了房子,也就是很简陋的土坯房。那时条件很艰苦,家里的电压很低,灯光还没有蜡烛的光亮。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晚上爸爸就给我们讲他来矿区工作的故事,讲他刚到时,井口就是用木头支起得的巷道,一个人用镐刨煤,几个人用麻袋背到地面……。
1984年,我考入七台河矿务局技工学校。父亲对我说:“要认真学习,掌握更多的实际操作技能,两年后,我退休了,你也可以像我一样,做一个有技术的技能人才。”
在我工作的时候,我就深深地感到了我们矿区早已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小时候看到的下班穿着工作服、满脸漆黑的“煤黑子”形象早已不见。煤矿职工在宽敞的浴池里洗的干干净净,在明亮干净的食堂吃放,心情舒畅的回家。
七煤的发展更多的是表现在生产能力和技术装备上,人背肩扛早已成为历史。井下调度车场像马路那样宽敞,大型的绞车、罐笼提升提高了生产效率;钢带机输送更是实现了质的飞跃。炮采、高档普采和综合机械化采煤相结合,形成了七煤的特色。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转眼我已经在七煤工作三十多年了。在这三十多年里,工作兢兢业业,多次获得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的荣誉;发扬了劳模精神,肩负起了把七煤公司建设成为现代化矿井的历史使命。
七煤发展的路还会是漫长和曲折的,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我们全公司全体干部职工,一定会在全公司各级党政班子的带领下,全体七煤干部职工,脚踏实地,稳步向前!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我们要高歌七煤,为七煤的未来,谱写壮丽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