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矿山文学

矿工本色(3)——记黑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 龙煤集团双鸭山分公司东荣三矿掘进副矿长刘金奇

日期:2019-01-03    来源:    作者:

    一只“百宝包”一个图纸袋
  千尺井下他敏思善行 革故鼎新
  刘金奇下井从来不空手,要么背着装着笔记本、绘图工具、卷尺、电工工具的“百宝包”,要么拎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图纸袋。在井下,发现问题处理隐患,他是安检员;维修设备,排除故障他是维修工;对照图纸,比对现场,他是技术员。不管企业发展形势如何变化,他总是用敢想敢为的实际行动,给员工打样做表率。
  ——不走寻常路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刘金奇到三矿工作,同样是临危受命。当时,由于地质条件、系统设计、工作摆布等问题叠加,掘进工作异常吃紧,眼看着生产接续就要断档,全矿面临着停产的危险。
  初到东荣三矿,他背着百宝包,拎着文件袋一头扎到井下,量现场、看图纸,有时一天只吃一个煎鸡蛋,睡不到3个小时的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体重下降了10多斤。为了在这绝地反击中找到接续的曙光,他拼了命了。
  提起那段时间,妻子韩大兴说:“有天晚上天都黑了,他回来了,敲了半天门,我硬是没敢开,透过门镜,我怎么也不敢肯定,那个头发挺长,又黑又瘦的人就是刘金奇。”
  经过与工程技术人员反复现场论证,最后他把目光盯在了东一采区十六层。
  这里的煤炭储量约300万吨,按原设计开采需要开拓一条3000米的全岩巷道,工期需三年。如果解决了这块煤的开采问题,全矿的生产接续就会得到有效缓解,但按照原设计显然不行,全矿已经没有那么多时间可等。
  生产科长马广华说:“那段日子,刘矿天天背着‘百宝包’,夹着图纸袋入井勘察,有时一天入井五六趟。升井后,就召集掘进副总,把图纸摆在桌子上,桌子摆不下,就摊在地上,一遍遍看,看完了再到井下实地勘验。
  逐渐,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刘金奇心中成熟起来,他联合矿总工程师正式提出了利用现有皮带运输巷直接掘进的设想。施工中他带领工人克服重重困难,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初期设计的三年工程,实现了提前开采,为矿连续年产量突破200万吨立了大功。
  该矿总工程师说:“金奇的一些工作想法非常独特,一般人根本想不到,这完全来源于他长期的工作实践,来源于对现场的充分掌握。”   
  有一段时间,由于生产条件差,掘一队员工士气低落、出勤率下降,月月完不成生产任务。针对这一情况,刘金奇一方面让全段员工以不计名投票的方式,选出自己信任的段干部,一方面对原计件工资制度进行大胆改革。他根据现场条件把全月工资进行合理分解,给每项工作明码标价,干什么活挣什么钱,使员工当班就知道自己挣多少钱,并建立了严格的考核机制,有效调动了全队的生产积极性,员工出勤率由不足40%增加到95%以上,段队人数由不足10人增加到30多人,工人也由原来的要我干变为现在的我要干,内动力明显增强,使老大难段队一跃成为月月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的优秀段队。目前,这项管理办法已在东荣三矿掘进系统全面推开。
  “干部与工人不是看管与被看管的关系,靠制度、靠机制管人比人管人更有效。”刘金奇这样说。
  ——不做新时代的“大老黑”
  以前,人们都习惯把煤矿工人称作“大老黑”,这既来源于他们特殊的工作性质,更来源于他们简单的思维模式。
  刘金奇常告诫身边员工,现代煤矿生产拼的是科技、拼的是技术,千万不能做只会出力,不会动脑的现代“大老黑。”
  到东荣三矿不久,刘金奇就大胆引进了“铲斗车”、“辅助运输车”等先进设备,但由于一些干部员工思想比较守旧,在推广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
  辅助运输车投用第二天,几个区长和工人就来找刘金奇,说运输车不适用,影响了正常生产。
  刘金奇知道他们是对新设备有抵触情绪,立即赶到了现场。
  “你们随便装,能装多少装多少,我来开。”
  材料装完后,刘金奇启动运输车,上山下山,拐弯抹角,运行自如,眼看着把材料轻松地运到掌子面,工人乐了,刘金奇说:“用两回你们就知道了,这东西省劲着呢!”
  为了提高掘进效率,他一次次把机械设备制造厂家人员拽到井下考察。在他的建议下,厂家先后改进了综掘机,研发生产了钻装一体机等先进设备,并率先在东荣三矿得到推广。
  几年中,他还先后对锚杆打设器、迷宫式柴油机车、风机电源、运输保险门、耙斗机闸把子、皮带尾沉淀池、采区车场等多项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进行大胆革新改造。今年49岁的老工人孟凡贵说:“这几年,刘矿提出的每个建议,实施的每项工艺改革,我们都尝到了甜头。”
  2013年6月,刘金奇带领东荣三矿掘安三组员工在东十采区全岩6.5平方米断面并联风道施工中,创出了月进尺220米,平均日进尺达7.3米,最高日进尺达8.1米,全国煤炭行业同等条件下掘进施工单进最好水平,并全月杜绝了轻伤以上事故,员工工资再创新高。成绩的取得不但让人们看到了科学技术的威力,更给处于克难渡困中的煤炭企业平添了一抹亮色。员工们都说,有刘金奇这样的带头人,困难再多,我们心里也有底!
  一颗平常心 一份兄弟情
  冷暖之间他心静行端 古道热肠
  对事业,刘金奇有一股执著的追求精神,对自己,有一条“苛刻”的处世“清规”;对职工,有一腔兄弟般的手足之情。
  ——“这个门,我不能开”
  每到逢年过节,一些老朋友、身边员工和想找他办事的人要“意思意思”,刘金奇不好当面拒绝,就把办公室的门锁上,有事只能在电话里联系。
  刘金奇刚调到东保卫煤矿时,掘进区一部分段队是由个人承包的。这些人不是资金厚实就是后台硬实,某种程度上给矿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刘金奇到任后,开始严肃承包制度,逐步收回承包队组。一些承包者得知刘金奇的想法后,开始对他实施公关,先是把成捆的百元大钞装在火药兜子里往刘金奇办公室送,刘金奇把他们一概拒之门外。他们看这一招不行,就开始往刘金奇家里送。但不管他们怎么敲门,屋里就是没人应答,只好带着钱走人。一些人说:“这两口子一个德行。”他们不知道,不给外人开门是刘金奇立下的一条家规。
  一次,一个很有背景的承包者想请他吃顿饭“沟通沟通”,怕刘金奇不给面子,就拐弯抹角找到刘金奇的一位老朋友打探口风。刘金奇说:“没有必要,工作上的事非得在酒桌上沟通啥呀!”气得这位老朋友埋怨那个人:“我说你们不信,他这人就是油盐酱醋全不进!”
  见软的不行,这个人就开始来硬的,他带着菜刀来到刘金奇办公室,把刀往办公桌上一撂:“你个外来的,要断了我的财路,今天就别出这个屋了。”刘金奇呵呵一笑:“兄弟,你别忘了,我是干掘进的,天天和石头碰,你不让我出这个屋,就怕你也没有机会再挣钱了。”一句话说的这人老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只好收起菜刀,灰溜溜地走了。
  第二天,刘金奇去市里开会,在客车上又遇到了这个人。这人赶紧给刘金奇买了一张车票。下车的时候,刘金奇硬是把 5 元钱塞到了这个人的兜里。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看到刘金奇办事死心眼可真是无私心,这个人服了气,对人讲:“他断了咱的财路,但我也从心里佩服他这个人。”
  提起这件事刘金奇说:“不做亏心事,不拿昧心钱,人的腰杆就是硬的。你今天占人 5 元钱的便宜,明天就得给他开 500 元钱的后门,这个门我绝对不能开。”
  时下,孩子考大学,普通人家怎么的也得办个十桌二十桌的,亲戚朋友在一起热闹热闹。刘金奇女儿刘晶上大学,他连声都没吱。掘进区区长侧面打听到了这个消息,晚上,区长把区里干部员工的份子钱装在一个文件袋里,送到刘金奇家。当时,因为一些亲戚在场,刘金奇没有推脱。第二天,就在区长以为大功告成的时候,刘金奇把他叫到办公室,交代他把大家的礼钱如数返还。
  刘金奇说:“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尤其是困难时期,我们这些当领导干部的,一定要做出个样子,少整事儿,多干事儿。”
  2013 年 10 月 1 日。刘金奇为女儿举办婚礼——
  地点:刘金奇家。
  掌勺:妻子韩大兴。
  参加人员:家族人员。
  人数:两桌。
  这就是一个副矿长女儿的婚宴。
  当时,矿里一个重点工作面正在过大断层,刘金奇每天与员工奋战在一起。女儿婚礼庆典那天,他把女儿送上了婚车就匆匆赶回了矿里。
  妻子韩大兴说:“以前金奇不在家,还有我姑娘这个贴心小棉袄陪着我,姑娘这一结婚,我这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那天,韩大兴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家中,一边收拾女儿的东西,眼泪一边吧嗒吧嗒的往下掉。
  直到现在,一提起女儿的婚礼,刘金奇还无法释怀。他说:“这么多年,我亏欠这个家,亏欠她们母女的太多了,等我退休了,我再好好陪她们。”
  东荣三矿党委书记周健说:“刘金奇天天上班,谁也不知道他家孩子结婚!等我们听说了,这事已过去三周了……”
  这就是刘金奇。30 多年来,他从来没有因为工作接受过吃请,从没有利用手中权力收过一分钱的礼。不理解刘金奇的人说,刘金奇这人太教条,没人跟他交朋友,但理解他的矿工却说,刘金奇的朋友遍布井下,我们都是他的朋友。
  ——他的光,家里人谁也借不上
  刘金奇有三个妹妹一个弟弟。他们没有一个在龙煤双鸭山分公司工作,生活都不富裕。
  有一次他的弟弟想让刘金奇在矿上给安排个既轻闲又挣钱的活,刘金奇说:“世上哪有那么好的事啊,咱利手利脚的吃点苦算啥!”弟弟不服气,就找到父亲:“爸,你帮我求求大哥,他给我安排个好工作根本不算事儿。”
  “你大哥的脾气你不是不知道,他的光,谁也借不上,你别难为他了……”老父亲最了解自己的儿子。
  胡春龙是韩大兴的妹夫。一直在七星煤矿上班。2014 年 2 月,按照双鸭山分公司的统一部署,胡春龙所在的段队走出去到东荣一矿承包工作面。很多人都对胡春龙说:“你连襟在三矿当副矿长,趁这个机会,让他把你调到三矿多好。”胡春龙动心了,回家和媳妇商量怎么去求大姐夫帮忙,没想到妻子说:“你可别,我姐夫的光,谁也借不上,别说你,人家亲外甥女婿的事你也不是不知道?”
  刘金奇的外甥女婿名叫韩刚,平时和刘金奇的关系最好。
  前年,矿上招工,韩刚通过正规手续成为了一名正式工人。在分配的时候,他找到刘金奇,想分到一个好一点的工种。刘金奇说:“想在煤矿扎根,首先一条就是能吃得了苦。”
  韩刚以为这只是一句玩笑话,没想到刘金奇竟把他安排到了条件最差、劳动强度最大的段队干喷浆活。一起干活的人问韩刚,你真是刘矿的亲属吗?
  坚持了三个月,韩刚悄悄的离开了煤矿。直到现在,一提起这件事,他还有些耿耿于怀。
  刘金奇说:“你们有困难,我知道,有我吃的就饿不着你们。但是,想利用我的权力走后门,这样的事就别指望我了……”
  ——想起这事,心里就暖和
  对待不正之风他冷眼待之,但对待有困难的员工他却是一副热心肠。
  新安煤矿退休老矿工王守文这几年因为养羊小日子过的红红火火。说起养羊的经历,他眼含热泪。
  王守文家住新安煤矿东小屯一条小河边,由于房屋年久失修,东大山墙被水泡倒了。刘金奇得知后,立即找了十几个矿工兄弟去抢修。两天的时间,大山起来了,房盖也上上了。
  当时,王守文四个孩子,妻子常年有病。
  刘金奇和大伙商量,如何让王守文摆脱困境。没过几天,一个能养四五十头羊的羊圈建成了,刘金奇还带头捐款,给他买回了当时很挣钱的小尾寒羊。
  王守文的老伴说:“刘金奇领着大伙忙活好几天,没吃我家一口饭,最后一天,我实在过意不去,说什么也要留他们吃饭,刘金奇就让我下了一锅热汤面。面条下好了,大伙吃的直淌汗,但身为回民的刘金奇却不能吃,最后,就喝了一碗白开水,现在一想起这事,我这心里既觉得过意不去,又感觉很暖和。”
  牛耀武、王守德等五人是单位里的困难户,刘金奇主动把他们作为自己的帮扶对象,逢年过节除了按时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和米面粮油等生活用品外,每年秋季的时候,还挨家给送去白菜、萝卜、土豆等过冬的秋菜,多少年没有间断。
  战东升家有三名大学生,妻子常年患病,生活十分困难。刘金奇知道后,带头并号召掘进战线员工为他捐款,不到一天时间,一万多元的捐款就送到战东升家中。
  30 多年,刘金奇帮助过的员工近百名,捐了多少钱自己也说不清了。
  如今,刘金奇已经当了 14 年的副矿长。有人问他:“当了这么些年的副手,就没有其它什么想法吗?”
  刘金奇微微一笑,然后平静地说:“我唯一想的,就是怕工作干不好,愧对组织和员工”。
  有人说,刘金奇有着超乎寻常的抗干扰能力,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纷繁复杂,他的心始终如一潭静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作为一个全国劳动模范,一个煤矿干部楷模,刘金奇早已名声在外。今年 3 月份,外地一家大型煤炭企业看中了他,要以至少 100 万的年薪聘请他。但刘金奇婉言谢绝了。他说:“我和我的企业我的矿工兄弟有着深厚的感情,我不能为了钱当逃兵,更不能在企业困难时期撂挑子,困难是暂时的,只矿山模范先锋刘金奇要我们团结一心拧成一股绳,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说这话时,刘金奇的脸上充满了自信。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自 1991 年以来,刘金奇 23 次被龙煤双鸭山分子公司评为特等劳动模范;1995 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1996年被评为中国煤炭工业第八届石圪节精神奖,黑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1997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0 年出席全国劳动模范;2001 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
  点亮理想信念的明灯,信仰的天空才会更辽阔,心灵的追求才会更高远,人生的画卷才会更绚烂。多年来,刘金奇始终不忘在党旗下庄严的承诺,牢牢固守着煤矿干部的精神高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在千尺井下默默践行着自己的理想信念,不管顺境还是逆境始终不改初衷,不变本色。 (未完待续3)  □ 陈化田 郭春峰 王海粟 杨桂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