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梦 手中有剑 脚下有路——来自煤气厂优化配煤“金钥匙”撬开减亏增效门的报道
日期:2020-06-21 来源: 作者:赵宇飞
刘广军/摄
煤气厂从使用40%的龙选厂肥煤入炉配比到极限目标实现使用25%的龙选厂肥煤入炉配比,其中的降成账是非常可观的:如果一天出焦42孔、958吨焦炭,入炉煤1287吨,九可降低入炉煤成本15200多元,一个月就可节约入炉煤成本456000多元。
“只要心中有梦、手中有剑、脚下有路,就一定能达成所愿。”近日,公司副总经理牛宏远和煤气厂分管配煤工作的副总工程师刘家庆接受记者采访时充满信心地说,今年煤气厂已经将龙选厂肥煤配入比例由2019年的40%降到30%,继续降到25%这一目标也将在工作实践中得到胜利实现。
成本降低一点,减亏就实现一点,创效就接近一点。降成减亏挖潜创效就是在一点一滴的实践中“细抠”出来的。公司非常关心、关注煤气厂的降成减亏、挖潜创效工作,对煤气厂降成减亏、挖潜创效的总体布局是:针对目前市场情况,分四条线加强管理:第一条线是优化入炉煤配比,降低成本;第二条线是加强生产组织,提高产品合格率,严控焦豆、焦粉产率,保证质量;第三条线是研判市场、淡储旺销,保证营销效益最大化;第四条线是内部管控、节约成本,变动成本“双下降”。
对于焦炭企业来说,焦炭市场主导企业的盈亏比例占到70%以上。
今年三月份、四月份,焦炭遭遇五次降价。焦炭每降一次价,对于煤气厂来说都是一次冲击和振荡。在如此艰难的市场形势面前如何突围?牛宏远说:“我们没有办法左右焦炭市场,但我们不能听之任之,让市场牵着鼻子走。越是在这种时刻越要把握市场脉搏、伺机而动、科学施策、淡储旺销、等待机遇、翻转局面。基于焦炭市场形势,公司要求煤气厂以抓两头带中间为具体工作举措,‘两头’即原料煤配比和营销,‘中间’即材料、人工等企业内部管理挖潜,全速推进企业减亏挖潜、降成提效进程。”
牛宏远强调,其中入炉煤配比是源头,也是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后续工作的成败。为什么要突出优化入炉煤配比? (下转四版)(上接一版)谈到这一话题,牛宏远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像顾客点了一碗二米饭,多放大米、少放小米是二米饭,少放大米、多放小米也是二米饭,做饭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大米价格高、小米价格低因素,合理参配大米、小米,才能做出一碗成本低廉、营养均衡、顾客满意的二米饭。
出好焦炭必须有米下锅。生产焦炭需要有三个煤种参与配煤,记者了解到煤气厂入炉煤的现状是:入炉所需配煤主要来自公司内部,各项指标比较稳定,但不能百分之百保证煤量,公司内部配煤吃紧时就需要选购市场的原料煤来补充,而来自市场采购的原料煤存在指标差、不稳定的弊端。与此同时,无论用公司内部原料煤配比,还是用市场原料煤配比,都必须使用龙选厂的肥煤进行参配、调整,才能保证生产出达标的焦炭。
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不摘掉亏损的帽子发展就是空谈。在这点上,公司和煤气厂的共识是相同的、目标是一致的、细算经济账是一心的。他们用心算账,特别是细算降成空间最大的优化入炉煤配比。
优化入炉煤配比究竟有什么账,该怎么算?有着十六年原料煤配比丰富工作经验的刘家庆说:“入炉煤的指标不同,价格也不相同。龙选厂的肥煤G值在90以上,Y值在19—21之间,使用龙选厂的肥煤对焦炭强度有帮助。新选厂的三分之一焦煤G值在86左右,Y值在17以上。七洗厂的G值和Y值与新选厂的差不多,但七洗厂的煤质更加稳定,新选厂的每吨煤含运费价格1292元左右,七洗厂的每吨煤1316元左右。龙选厂的肥煤确实好,但它的价格也高,煤价最高时每吨含运费达1379元。1379元与1292元之间的差价空间显而易见,而这部分空间就是煤气厂优化配煤降低成本的核心所在。
价格高低的账虽然好算,但优化配煤绝对不能因为只想省钱、降成而违背科学配比。为了拿出一个最合理优化的配煤方案,公司领导和煤气厂干部都没少劳心费力,最终从十个配煤方案中甄选出最适合煤气厂生产实际的配煤方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煤气厂以保证产品质量为前提,突出优化配煤,打通了降低成本的通道。他们把跟踪检验化验调入的原料煤、精细测算配煤数质量的各项指标、炼焦时拿捏住“火候”等一系列措施和程序作为理论与实践的支撑,保证了配煤指标稳定,取得了配煤降成这一宝贵的工作成效。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煤气厂优化配煤一贯的遵循。煤气厂生产的是二级冶金焦反应后强度55%就符合标准,但用户需求的是反应后强度不低于58%,原料煤G值在85—86之间,Y值在16—17之间,挥发分在27—28之间,这样生产出来的焦炭最为理想。“这些指标中挥发分的指标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如果太高就易碎产生焦粉和焦豆,如果太低焦炭就推不出来。”刘家庆说,每天尽己所能、科学配比,坚定不移地把焦炉“喂饱”、“喂好”,确保一天出焦958吨。
产品质量也是一笔真金白银的效益账。当前,焦炭每吨1650元、焦粉每吨800元、焦豆每吨1100元。无疑,多出焦炭少出焦粉、焦豆是提质增效的硬道理,而这一工作目标的胜利实现也恰恰是通过优化入炉煤配比、严控技术参数得以实现的。
岁月不待,未来可期。面对市场形势不好的大环境,想突围就必须在降成上出真力下真功。在公司党委、公司的强力支持下,煤气人信心十足、挺胸抬头、敢想敢干地对待每一项事关降成减亏、挖潜创效的大事小情,并让许多不可能在创造中变成了现实。
短评:减亏,要细算账算细账
墨香
减亏难,难减亏。做企业、搞经营的都知道,减亏不能一蹴而就,更不会一步登天,找到亏损症结,破题攻坚是实现减亏的利器所在。
公司和煤气厂在减亏的道路上不仅有直面问题的态度和刀刃向内的胆识,更有细算账、算细账的方式方法,正是算对了账、走对了路,才牢牢抓住了减亏工作的主动权,使减亏工作在实践中取得新成效。
减亏的路上虽然困难挑战并存,但上下同欲、坚持始终的信念不能丢,善经营、强管理的路子不能偏,算细账、细算账的做法不能停,只有这样才能扩大减亏工作成果,进而实现扭亏发展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