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落实 务求实效——一论深入开展干部“走流程、转作风”暨“五个反思”活动
日期:2020-07-13 来源: 作者:本报评论员 公司领导干部深入开展干部“走流程、转作风”暨“五个反思”活动已正式启动,这是以常态化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一步,其中狠抓落实是着力解决思想不适应责任、能力不适应岗位、思维不适应实践、行为不适应规矩、作风不适应要求等制约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的深层次问题的关键一步,是破解标准不高、质量下滑、工伤频发、管理粗放、作风不实、工作落实不到位等沉疴旧疾的重要保证。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年,也是公司第一次党代会绘就的美好蓝图、公司两会确定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年。当前,面对宏观经济下行、煤炭市场下行、煤矿整治整合滞后、企业亏损面增加、生存压力增大等不利形势,坚持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坚持“党建是引领,安全是前提,规模是基础,科技是支撑,质量是保障,成本是核心,改革是动力,开支是目标”工作思路,关键在落实,坚定不移地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努力在大战大考中交上满意答卷的风帆已经扬起,只等起航。
《荀子·修身》曰: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再正确的思路、再有效的举措、再完善的方案,如果没有或没有很好地加以落实,就只是一纸空文。倘若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和公司工作任务不坚决、不彻底,遇到难题和困难讲客观、提条件,怕担风险、怕担责任,瞻前顾后,缺乏决心信心、勇气毅力,工作靠督促,迟迟不见效果,安全生产经营等重点工作、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等方面问题解决不彻底,我们的事业就将一事无成。倘若我们抓工作虎头蛇尾、韧劲差、一阵风;抓落实说一套、干一套,调门高、行动少,雷声大、雨点小,实际成效不明显;重部署轻落实,不注重跟踪督查问效、不能一抓到底,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只要求不指导,只动嘴不动手,热衷坐机关发指示,不深入基层一线解决实际问题,这岂不形同于纸上谈兵,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一位伟人曾经说过:“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又是最好!”
实践证明,好的思路和措施、规划方案只要一落实就能具体,一落实就能创新,一落实就能突破。落实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品质。落实看似简单、普通,其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哲理和使命感、责任感。落实犹如行车,若挂在“空挡”上,油门加得再大,车子也不会驱动。当前,公司保工资保运行保民生的难度相当大,安全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难度相当大,既是挑战,又是大展作为、砥砺初心的机遇。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增强本领,尊重落实规律,提高落实技能,讲究落实成效,在狠抓落实、敢抓落实、善抓落实上下工夫。那种工作标准低,重口号轻行动、重表面轻实质、重眼前轻长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缺乏追求卓越、争先创优精神;搞“材料政绩”、“数字政绩”,过度留痕、重痕不重效的人或行为,都是对党的事业、对企业发展十分有害的。
常言说得好:为政之要,贵在落实;落实之要,贵在执行。发展的速度取决于落实的力度,发展的质量取决于落实的效果。处在公司极其关键的改革脱困发展时刻,小落实小发展,大落实大发展,不落实不发展。各级领导干部要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增强“落实是每一个人的责任”的责任意识,树立“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价值取向,在强化落实的责任意识、提高落实的效果上做文章。那些“长期工作思路措施不当、指导推动不力,只有任务书、没有施工图,只有唱功、没有做功,层层空转、工作迟迟打不开局面;创新意识不足,遇到问题习惯于用老思维老办法,习惯于看原来怎么办,习惯于看别人办没办的人”,要尽快丢掉幻想,与时代步伐同行,扎扎实实地研究狠抓落实地。
历史早已证明,非凡的结果往往来自平凡小事的超凡落实。当前,我们各级干部要想从平凡走向优秀并实现卓越,要想把公司美好蓝图变为现实,最重要的就是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集团公司党委和公司党委的各项战略部署与科学决策,切实做到思想一致、步调一致、行动一致、以身作则,做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和把准方向、敢于担当、亲力亲为、抓实工作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