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理论学习

李云明:为建设安全高效矿井贡献力量

日期:2020-10-13    来源:    作者:

  为建设安全高效矿井贡献力量
  新建矿副总工程师 李云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系统回答了如何认识安全生产工作、如何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安全生产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开展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深刻认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意义,这是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是防控重大风险的政治责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必然要求。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和红线意识,坚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坚持最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坚持极端负责的精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切实担起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
  一要摆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多年的煤矿生产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煤矿的安全与生产决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新建矿采取合理安排工序、优化施工工艺、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增加连续化运输等方法,不断提高掘进单进水平,有效缓解了生产接续,为治理瓦斯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二要摆正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为职工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是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事实证明,事故往往多发生在安全投入较少的地方。在安全投入上牢记“安全就是企业最大的效益”这一宗旨,即便是在煤炭市场下滑的形势下,也要保证投入上减什么不减安全。
  三要树立敢于担当的安全责任意识。安全管理方式方法和工作思路至关重要,要增强责任心,履职尽责,知责有为,时刻为企业安全和矿工生命着想,真正承担起应担负的责任。
  四要树立如履薄冰的安全危机意识。煤矿井下作业环境复杂多变,井下时时刻刻充满了危险,特别是在七煤煤层薄,矿工每天跪在不足一米高的采煤工作面工作,辛苦程度和危险程度可想而知。不可否认,矿工长期处在这样辛苦的工作环境极易产生岗位疲劳和麻痹心理,但身为领导干部绝不允许有一丝的麻痹大意,抓安全要像拧螺丝一样,思想上一时一刻不能松懈,松懈就要出问题;一时一刻也不能麻痹,麻痹就要出事故。越是企业发展形势不好的时候,越要振奋精神,增强忧患意识,时时刻刻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延长企业的安全周期。
  五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诚信意识。以人为本,是对生命尊严的关怀,是对生命安全的承诺。矿工视领导干部为父母官,那么我们就要始终把矿工的生命安全摆在第一位。企业发展离不开矿工,每名矿工都是企业的共同体,矿工的生命同样尊严和高贵。企业有责任为矿工创造更加安全舒适的作业环境,有责任保障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身为领导干部更是责无旁贷。
  面对安全生产的压力负荷,只有不抱怨、不浮躁,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务实的作风弯下腰、迈开腿,深入一线,深入现场,深入职工群众中,埋头做事,认真做事,抓好工作落实,按部就班地完成好每天的工作任务,完成好每个小目标,为完成公司的大目标出一份力、尽一份责。
  责任是一种使命,“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有了过硬本领才能真负责、有作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要建设一支敢于负责多干事、勇于担当能成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想履职尽责、有所建树,必须锤炼出过硬的本领,突破想干事却不会干事、没有能力干事的“瓶颈”束缚。只有把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的忠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忠诚,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转化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学习行动,才能解决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
  有多大的担当才能干多大的事业,尽多大的责任才会有多大的成就。我们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经常深入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矛盾集中的基层,问政于基层、问需于基层、问计于基层,解困在基层、帮扶在基层、建功在基层,最终才能干成经得起实践、历史和职工群众检验的好业绩。
  坚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磨练我们的意志,越能激发我们的潜能。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置于首位、贯穿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作为根本指南、时时对标。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切实筑牢安全发展思想基础,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学习新工艺、新技术,利用自己所学不断提高矿井科技含量,大力发展机械化,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力,为建设安全高效矿井、构建和谐幸福家园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