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理论学习

刘秀凯:领导干部必须扛起安全责任

日期:2020-10-22    来源:    作者:

  领导干部必须扛起安全责任
  设备租赁站站长 刘秀凯
  安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它与个人、家庭、企业和社会都息息相关。安全生产是涉及职工生命安全的大事,也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稳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观念,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坚持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红线,不能不顾人民群众福祉和安全,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环节都要以安全为前提,不能有丝毫疏漏。要严格实行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切实做到失职追责。要把遏制重特大事故作为安全生产整体工作的‘牛鼻子’来抓,切实提高安全发展水平。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一丝一毫不能放松。”所以,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时刻把安全生产责任扛在肩上。
  一、  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安全生产是我们党和国家在生产建设中一贯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我们的党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想问题,把重大风险隐患当成事故来对待,守土有责,敢于担当,完善体制,严格监管,让人民群众安心放心。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公共安全事故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家,要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要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坚决遏制重特大公共安全事故。”我们的国家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劳动人民是国家主人,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必须有利于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而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必将会使人受到伤害,轻者受伤,重者丧命!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实施,独生子女将成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劳动力。这些人一旦发生伤亡事故和职业病,至少要影响三个家庭的正常生活,即使实行高额赔偿抚恤政策,也很难消除人们的悲痛和愤慨。因此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必将给个人、家庭带来巨大的伤害!
  二、  要正确理解安全生产与企业效益的关系
  安全与生产,两者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固树立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忽略安全保护工作,必然发生伤亡事故、职业病,给职工造成痛苦,给家庭带来灾难,给企业生产造成损失,给企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安全生产就是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设备或财产损失的状况,即人不受伤害、物不受损失,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诠释,使安全成为保护生命的屏障、企业发展的保证、国家强大的基石。可是在我国一直强调安全问题,而安全事故不断,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一起起安全事故的发生,时刻提醒着加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企业领导必须坚持两手抓,要以安全保效益、以效益促安全,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厚此薄彼。摆不正两者之间的关系,即使效益一时上去了,如果安全方面出了问题,也会前功尽弃;如果只抓安全,不抓效益提高,企业就没有经济实力,安全投入便无法保证,安全自然也无从谈起。
  三、要全面认知本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
  生产安全问题时刻在我们身边存在,要对本企业的隐患了然于心,时刻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特别是作为煤矿企业,安全问题更是重要和复杂,除非不发生问题,如果发生问题就不是小事。煤矿发生事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就会给人的心理带来了伤痛和心理阴影。设备租赁站虽然人员较少、危险岗位不多,但也存在许多隐患。如天天需要动用天吊装卸大重量设备、配件、支柱,会给装卸人员带来危险;为了保证生产物资供应,9台运输车辆每天都行驶在道路上,时刻存在道路交通隐患,必须时刻防范。设备租赁站曾发生过牵引钢丝绳断裂抽死职工事件,也发生过擦窗户掉下窗台造成摔伤和走路不小心崴伤脚的现象。这些安全事故都给企业造成了很大损失,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这说明安全问题就在我们身边,必须时刻注意,不能掉以轻心。
  四、要全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如履薄冰,来不得半点疏忽和麻痹。作为设备租赁站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首先要消除思想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安全生产需要多管齐下、警钟长鸣。一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再先进的安全设施和机器也要靠人操作、控制和维修,其科技含量愈高,对人的素质要求也愈高。因此,安全生产必须以人为本,没有一支恪尽职守、技术过硬的职工队伍,安全生产就没有最基本的保障。提高人的素质,首先是提高思想素质,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是切实提高职工政治思想水平的根本途径。所以,我们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宣传抓好安全生产的紧迫性、重要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思想,站在确保职工生命安全的高度来对待安全工作;除了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外,还要不断增强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从根本上调动职工抓好安全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把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抓靠抓实。其次,提高业务素质。加强职工队伍的安全培训,除了正常情况下开展岗位应知应会、必知必会知识培训外,还要加大非正常情况下的应变能力培训。针对非常规工程施工现状,开展超前性、前瞻性内容培训,提高事故防范能力。二是增强干部的责任感和危机意识。实践证明,安全好不好,关键在领导。为落实谁施工、谁负责的责任机制,扭转一些干部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和不务实的现象,要进行严格考核,变结果考核为过程考核,形成动态考核评价机制。同时,要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明确不同层次考核的对象、内容、程序,并结合职工群众评议、考核,进行一体化考核。对未完成定量考核任务或发生安全问题的,要制定相应的处罚制度并严格执行,以此增强干部的危机感、责任感,促进逐级负责制的落实,实现从“要我抓安全”到“我要抓安全”的转变。三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安全管理机制,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模式。根据安全生产形势和各项管理方式、手段实际情况,积极摸索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和有效办法。首先,要夯实安全基础,坚持预防为主,严查违章违纪,把重点放在杜绝违章违纪上,把着力点放在预防上,从源头查堵漏洞,建立保证安全生产的体制与机制;其次,要坚持逐级负责制,落实领导责任,科学界定逐级负责制,把领导负责、分层负责、岗位负责和专业技术负责区分开,使其职责明确、各负其责,确保落实。四是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和内容丰富的安全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共同构筑安全大堤。持之以恒地坚持安全生产好的做法和办法,不断总结经验,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利用QQ、微信等形式,把安全生产工作宣传好。五是坚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八到位”,即安全生产认识到位、安全措施到位、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到位、安全生产职责到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到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到位、安全生产资金到位和安全生产检查、整改、落实到位。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巩固和创新,努力走出一条适应各项安全工作、操作性强的管理路子,保持良好的安全生产局面,筑牢防线、常抓不懈、警钟长鸣,为公司实现安全生产长周期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