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题专栏 > 先进典型

功勋矿工:郭兴旺

日期:2020-10-30    来源:七台河矿工报    作者:邢秀芬

创新推动企业改革脱困振兴发展
——记新铁矿二采区副区长郭兴旺
  “我要把学到的专业知识和煤矿实践相结合,利用科学技术减轻职工的劳动强度,解决制约煤矿发展的瓶颈问题,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力,这是一名煤矿大学生的职责所在。”新铁矿二采区副区长郭兴旺说。
  郭兴旺2010年7月毕业于黑龙江科技学院采矿工程专业,同年九月来到新铁矿上八采区任技术员,从此扎根煤海,不断适应环境,加强自我修养,提升个人素质,从技术源头把握好安全,把以技术创新推动企业改革脱困振兴发展作为初心。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郭兴旺来到新铁矿工作已十年。十年来,他从一名技术员做起,先后任新铁矿三采区技术主管和综采区、二采区分管技术工作的副区长,直至如今二采区分管掘进工作的副区长,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扎实苦干、锻炼成长,逐渐成长为新铁矿的技术骨干。他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采区安全生产出谋划策,先后荣获集团公司第三届科技大会科技新星、公司大学生煤海青春建功之星、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等称号,他的科技成果还获得矿区第五届青年科技论坛二等奖。
  始终立足于艰苦的生产一线,不论是采煤工作面,还是掘进工作面都留下了他坚实的足迹。
  新铁矿地质条件复杂、生产接续紧张、各种危害因素威胁着矿井安全生产。郭兴旺认为,大学生作为煤矿安全发展的主力军,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充实自己,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准确自我定位,才能把握主动权,与企业共进退。为此,他大胆创新、敢为人先,善于思考、勤于动手,不管遇到什么难题总是想办法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就主动向矿总工程师和分管各专业的副总工程师请教,并深入现场与职工共同探讨研究,确保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知识即使掌握得再全面,没有实践的锻炼也是纸上谈兵。针对新铁矿复杂条件下大倾角采煤工艺,郭兴旺主动跟班作业,与职工同上同下,为了保证大倾角煤层安全开采,他提出了在大倾角采煤工作面应用俯伪斜采煤工艺,这一工艺在生产中投入使用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减少了设备对生产的影响。他设计的新铁矿八采区煤仓,取消了运输机上山的运输环节,为矿里节省了人工费、电费、设备费用等共240余万元,同时他还参与了新铁矿下一采区延伸设计及八采下山区设计,提出了二水平的设计改造方案,减少了生产环节,为二水平提前移交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
  十年来,郭兴旺以技术创新推动煤矿安全发展,先后在各类专业刊物上发表十余篇论文,获得三项科技成果奖。
  “别小看大学生,可吃起苦来、干起活来不比咱矿工差。”
  郭兴旺积极肯干、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赢得了新铁矿二采区职工的一致好评,纷纷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郭兴旺在煤矿找到了施展才能的舞台,深深地爱上了煤矿、爱上了七煤,把对企业的爱化作为干好工作的动力,并以此为乐。
  郭兴旺深知只有深入一线了解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才能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知道如何改进生产环节、工序和采取的技术措施。他在干中学、学中干,勤学苦练增本领,时时处处做表率,只要在井下或在带班过程中发现问题,哪怕是一个环节或一道工序也常常在井下坚守几个小班不升井,有时甚至一个月在单位住上二十几天。
  新铁矿二采区625采煤队安装接续面期间,因接续紧张,郭兴旺带领职工连续一个月每天在井下工作10个小时以上,重活累活带头干,仅用一个月就完成了接续面的安装任务;在自制自移式刮板输送机安装过程中,他连续在井下工作了两天一夜,直到顺利安装完毕才升井;他主动带班、值班,经常和职工同上同下,在井下与职工共同作业,从不以自己是大学生、采区干部自居,而是以一名普通职工的身份与职工一起开采煤机、移支架、打支柱,把工作当作一种快乐,与职工打成一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磨练人的意志,越能激发人的潜能。郭兴旺用严谨务实的作风、虚心好学的态度在煤矿实践中不断成长,熟练掌握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方法,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带头人。他热心“传帮带”,新铁矿新毕业的大学生技术员在他的带领下得到了锻炼,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为新铁矿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和新铁矿特别关心关注我们大学生的成长,让我们在这里安心舒心工作,这里是我们施展才华的舞台,我要扎根煤矿、施展抱负、奉献矿山,不辜负企业对我的培养,携手共建新铁矿美好的明天。”郭兴旺充满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