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题专栏 > 先进典型

功勋矿工:吕艳彬

日期:2020-12-20    来源:七台河矿区新闻网    作者:邢秀芬

挑最重的担子 啃最硬的骨头

——记胜利矿一井副井长吕艳彬


吕艳彬   胜利煤矿一井技术井长 (4)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就要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胜利矿一井副井长吕艳彬坚定地说:“煤矿给了我成长成才的舞台,煤矿人告诉我什么叫尽职尽责。煤矿管理和技术人员不仅要组织生产,还要抓好安全、教育培训等工作,这其中关乎的不只有个人的前途发展,还有每个人的生存与安全,我要尽职尽责把好技术关口。”

今年34岁的吕艳彬毕业于黑龙江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采矿工程专业,2009年7月来到胜利矿七井任技术员。从此,他扎根煤矿,先后任五井分管技术工作的副井长、矿生产科主管技术员、三井分管技术和安全工作的副井长、七井分管安全工作的副井长、十井分管生产工作的副井长、二井分管技术工作的副井长、一井分管技术工作的副井长,始终把党性原则放在首位,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职责,对党忠诚、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破解难题,严格按照原则办事,为井口着想、为矿里负责,时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一名煤矿大学生作用,为企业改革脱困、振兴发展献计出力。

一身污迹斑斑的工作服、一张充满热情的笑脸、一个步履匆匆不知疲倦的身影,这些是吕艳彬身上最明显的标识。

吕艳彬在胜利矿工作已十一载,从刚到煤矿工作的陌生到现在几乎走遍胜利矿所有井口,他的适应能力非常强,不怕吃苦,很快融入到工作中,下井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如他常和同事说的“一天不下井总感觉不踏实,不到井下看看工作面情况总感觉不放心”。

“你的‘三违’行为很严重,一旦发生事故对你个人、家庭的影响将是不可想象的,今后要时刻想着自己的生命安全,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严格按章操作,杜绝‘三违’行为。”每次入井到工作面,吕艳彬都严抓常见的习惯性违章行为,他深知让职工全部记下规程比较困难,只有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才最有效。为此,不论是打眼、装药作业,还是戴手套领钎等,他都现场指导,并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用真实的案例分析违章的严重性,让职工严格兑规作业、做好自主保安,确保安全生产。

胜利矿决定在五井新上一台爬底板采煤机,这是胜利矿第一台采煤机,没有实践经验可借鉴。矿领导要求时任五井副井长的吕艳彬在最短时间内编制出贴近实际、易操作、针对性强的机采规程。面对这个难啃的“硬骨头”,吕艳彬连续工作了三天三夜,查阅了大量煤矿相关资料,并与矿里请来的维修人员交流探讨机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将所有资料一点点归纳整理,历经五次改编,形成了一本完整的《机采规程》。吕艳彬说:“说实话,那段时间累是累了点儿,但完成《机采规程》的那一刻,我特别有成就感。”完成《机采规程》编制工作后,吕艳彬与职工一同在井下摸索、验证《机采规程》的可操作性,并不断完善、修改,为爬底板采煤机在胜利矿顺利投入使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技术工作是一项要求精细、认真、严谨的工作,可用“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来形容。

吕艳彬至今还记得参加矿事故追查会时的情景,在井口贯通巷道施工过程中因技术操作不当,致使提前贯通巷道,险些造成人员受伤,后果十分严重。他深受教育、牢记教训,只要施工中心巷道、定坡巷道等特殊工程,绝不允许技术上出半点差错。胜利矿三井施工暗主井返上工程期间,为了保证相对贯通巷道对接可靠,吕艳彬每天下三次井,专门在井下班组“手拉手”交接班时现场指导作业人员延好中心腰线、画好光爆眼位,看着他们打完一排眼才放心离开。辛苦的工作换来了满意的工作成果,看着贯通后笔直的巷道,吕艳彬很是满足。

落实技术工作经常会遇到难题,如班组生产工序紧凑、职工素质不一,加之个别职工存在“出煤、进尺就是胜利”的思想,不重视技术工作。面对这种情况,吕艳彬在落实技术工作时坚守原则,把技术要求逐项落实到位。一有时间,他就向职工讲技术理论,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效率。“也许有人认为规程中的炮眼布置图是技术人员臆想出来的,没有实际应用价值,也有些技术人员不愿过多向职工解释,总认为职工都会打眼放炮,炮眼不好补两个炮眼就行了。实际不然,规程中的炮眼布置图都是通过对岩性和成巷要求及火药性能分析计算出来的,是最节约火药及时间的布置方式,如果严格按照炮眼布置图规定打眼,是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单产单进的。”吕艳彬说,这也是他和职工共同实践得出的经验。

吕艳彬在千尺井下日复一日默默耕耘,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人生追求,让青春年华在岗位奉献中绽放朴实的美丽。他说:“从我进入胜利矿工作的那一天起,我就把心交给了矿山,每天能够看到高耸的井架、旋转的天轮,就感到自己所做的工作十分有意义,我珍惜现有的点点滴滴,要用分分秒秒的努力最大程度证明自己、实现自我,为七煤发展做出一名煤矿大学生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