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加码 七台河打好招商引资组合拳
日期:2021-04-19 来源:七台河日报 作者:杨崴近日,我市32个招商项目在市专家接待中心集中签约,协议投资额达到71.81亿元,掀起了春季招商热潮。
我市始终坚持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把项目建设作为产业转型的“一号工程”,截至4月15日,开复工招商项目26个,其中,新上开工项目4个,续建开工项目22个;亿元以上项目18个。
今年,按照“稳煤固基、多元发展”的思路,坚持扩大总量与盘活存量并重,引进外资与激活内资并举,线上洽谈与线下对接并行,重大项目与中小项目并招,稳定现有产业链,做强优势产业链,补齐新兴产业链,实现引进项目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根本转变。
我市立足于推进落实,注重综合施策,硬核措施力促招商引资上台阶——
强化主体责任上项目。以县区、开发区为招商主体,出则抓招商,入则抓项目,全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
挖掘部门潜力上项目。根据市直部门特点,广泛搜集信息、谋划项目,在重点行业、重点产业上精准招商。
依托企业产业链上项目。以焦化企业、宝泰隆新材料、联顺生物制药和元盛和牛、天兆猪业为龙头,在煤化工,石墨新材料,生物医药,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全产业等四条产业链上有突破。
盘活存量资产上项目。对停产半停产企业、“半截子”工程和“僵尸企业”在盘活企业上有推进。
聚焦行业龙头上项目。以国有、行业龙头企业和省属七大投资集团为重点,在争取投资上有收获。
依托园区载体上项目。依托再生资源园区、江河经济开发区、新材料园区为载体,在引进项目上有进展。
促进“七商”回归上项目。用“家乡情怀”发动七台河籍外地企业家,在反哺家乡投资上有成效。
发挥商会作用上项目。发挥七台河招商联络站和全国龙商会长作用,在中介招商、委托招商上有创新。
借助展会平台上项目。利用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种招商活动,在招商推介、项目洽谈上有提升。
利用城市名片上项目。用好七台河拥有的国家、省级城市名片,在吸引企业投资上有收效。
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是展示一个城市开放程度的重要窗口,更是充分彰显一个地方党委政府上项目、引投资力度的重要平台。今年我市新出台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有“三个变化、八处调整”。
“三个变化”:由原来的三个优惠政策整合为一个优惠政策;由原来强调以固定投资为政策兑现标准调整为以地方财政贡献为政策兑现标准;由原来项目边建设边兑现优惠政策调整为项目建成投产纳税后再兑现优惠政策。
“八处调整”:一是扶持奖励对象范围扩大,新增加了现代服务业、科技型项目;二是资金扶持额度有所提高;三是财政贡献奖励科目增加;四是财政贡献奖励年限延长;五是总部企业奖励标准大幅提高;六是企业高管奖励政策更加严谨;七是鼓励发展政策外延扩大;八是部分政策条款有所增减,新增加盘活资产政策。
此外,今年政策的保障机制与以往相比严肃性增强,在奖优的同时更加强调罚劣,切实保障招商工作思路、任务、措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