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第二十五届十大青年管理明星、十大青年科技明星
日期:2021-04-29 来源:七台河矿工报 作者:十大青年管理明星
李博,男,32岁,新建矿三采区分管采煤工作的副区长,毕业于黑龙江科技学院采矿工程专业。他任新强矿二采区分管安全工作的副区长期间,制定采区安全管理细则,使采区安全管理有章可循、工伤大幅下降;任新强矿六采区分管掘进工作的副区长期间,抓出勤、定制度、严管理,月掘进进尺由70米提高到120米,每月由完不成计划进尺蜕变为超目标生产计划。他任新建矿三采区分管采煤工作的副区长期间,细化各采煤队煤炭生产工作,把煤炭生产任务、责任落实到班组和个人,月煤炭产量由5000吨提高到8000吨,连续创水平,为采区完成生产任务做出了突出贡献,荣获了公司2020年度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
杨旺,男,40岁,龙湖矿财务科科长,毕业于黑龙江科技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他严格遵循财务管理规定,严格审理财务工作,对不符合规定或手续不全的坚决不予审核;认真研究制定全矿各类预算控制目标,2018年完成原煤单位成本每吨450.45元,同比下降10.82元;2019年原煤单位成本同比每吨下降9.48元。他认真学习鲁皖管理经验,积极探索内部市场化管理新路,推行工资“班清班结、日清日结”、物资集中配送、三位一体考勤等管理措施,2018年超额完成内部市场化管理考核目标,并取得集团公司内部市场化管理考核定级验收评比第二名,2019年率先达到集团公司内部市场化管理考核定级A级标准、2020年达到集团公司内部市场化管理考核定级A级优秀标准。
韩守智,男,40岁,新立矿211采煤队队长,毕业于长春工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他工作勤勉、务实精干,2020年带领211采煤队回采四阶段左二片、右三片90号煤层和二采区四片79号煤层、四阶段右一片91号煤层,圆满地完成了煤炭生产目标;把211采煤工作面中上部70节槽往上的每节槽打两个深度2米的炮眼,进行爆破卸压,把槽眼注水改为整个煤帮注水,同时落实好本煤层卸压和超前预裂措施,有效治理了煤层冲击地压、瓦斯和煤尘,取得了明显效果;加大机电设备检修力度,加强机电设备管理,提高了设备完好率,杜绝了失爆现象,确保了安全生产。
左立威,男,38岁,新铁矿机运科科长,毕业于黑龙江科技学院机械电子工程采矿工程专业。他改装EBZ-200型综掘机升降油路,使其在工作中更加灵活适用,年节约更换管路维修资金1.8万元;利用载波与皮带综合保护装置组合,实现了较短距离带式输送机远方无人操纵,减少了看护工3人,共节约工资费约八万元;与鸡西煤机厂共同研制了MG-132/310-BW型采煤机加强型摇臂,解决了60号煤层每月需要更换维修一台摇臂的难题,年节约维修更换摇臂人工和成本费用约40万元;制定供电备用线路月末道闸运行机制,严格用电管理,合理调配闲置风机、变压器运行方式,2018年至2020年共节约电费1500余万元。
赵琦,男,41岁,建设矿人力资源部主管,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他带领公司人力资源部完成绩效考评实施细则、绩效分配办法修订,促进职工工作能力和经济效益双提高;每年按时修定职工工资管理办法,以岗定薪、以责定薪;制定采掘工超目标生产计划奖励、满勤奖励政策,为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提供了基础保障。疫情期间,他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仅用5天时间完成全矿1724名职工及家属信息上报公司、社区工作。2019年荣获公司优秀劳资科科长称号,建设矿工资科获得公司人力资源规范化管理矿业组考评第一名。
张成,男,42岁,龙选厂综合办公室主任,毕业于黑龙江科技大学矿物加工专业。他制定并完善了相关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及时将档案归档,履行借阅审批手续,档案室被公司评为优秀档案室;全力推进OA办公网格化,强化内部管控,减少了非生产费用支出,办公费、印刷费等管理费用逐年减少,年节约办公费用近3万元。面对新冠疫情,他主动请缨,担负起厂各类信息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厂里交给的疫情防控工作,荣获公司“战疫先锋”、“战疫好青年”光荣称号。
尚鹏飞,男,34岁,物资供应部业务审核科副科长,毕业于南京政治学院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他严格规范招标采购工作,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降低了物资采购价格,为企业节约了生产成本。疫情防控期间,他组织采购了急需的494万元疫情防控物资,为疫情防控提供了物资保证;认真履职尽责,强化精细管理,累计审核供应商资质261余份,退回资质与准入要求不符的供应商21家,新建供应商档案76份;累计审核自采订货合同936份,审查不规范合同38余份,退回不合格合同46余份,为企业避免了经济损失;完善计划审核机制,加强计划审核,为企业把好报账关,减少采购计划802万元,节约率3.76%。
乔虹达,男,34岁,设备租赁站车管科负责人,毕业于佳木斯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他工作务实,今年前两个月完成车辆“三率”为96%、97%、0.9%,出色地完成了目标任务,累计收取车辆租金51万元,超额完成13万元;挖掘现有车辆可利用潜力,协调各单位调拨闲置车辆,2020年调拨车辆23台,减少新品采购资金约424万元;推进公务用车处置工作,完成了213台车辆资产评估、备案工作,并在省联交所挂牌;积极参与市车辆ETC安装推广会战,公司公车和职工私家车共安装了4227个ETC,设备租赁站获得七台河市ETC推广发行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王旭明,男,45岁,销售公司、运输部安全质量监察部部长,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铁道工程专业。他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重新划分铁路事故等级标准,实现了运输部安全管理制度与国铁标准接轨;提出内业模板化管理方案,把安全报表、监察要点等制成电子模板,收集整理30余个历年典型事故案例,编印成班前课安全警示教育教材,今年一季度成功承办了公司地面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会,安全内业管理受到了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利用GPS、机车电子添乘系统等科技设备开展动态安全检查,组织开展桃山冠军路跨铁大桥、桃西彩虹桥等六项大型施工全过程安全监察,保证了安全运输和内外部施工安全无事故。
徐龙,男,39岁,实业发展中心人力资源部部长,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他收集大数据,完善了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建立新的档案系统,实现了工资管理信息化联网。2016年,原东风矿进行改革改制,为妥善安置改制后富余人员,他实施信息化管理,去产能期间共办理了企业内部调转376人,为企业节省了几十万元的工资。他积极组织青年志愿者到养老院、孤儿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尤其是疫情期间,他担任银泉卡口疫情防控工作队队长,坚持在每天车辆出入高峰时间上岗,无论刮风下雪,都坚持在现场处理突发事件,2020年荣获公司防疫防控标兵荣誉称号。
十大青年科技明星
李冬,男,35岁,新兴矿五采区分管生产工作的副区长,毕业于黑龙江科技学院采矿工程专业。他采取在采煤工作面铺设滑道的方式安装综采液压支架,提高了每班安装支架的数量,减少了作业人员。针对综采安装工作面开切眼宽度一般为3米不能满足综采液压支架安装空间需求的问题,他采取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和采煤机割煤扩帮到6.5米后再安装综采液压支架的方式,比掘进扩帮缩短了7天的工期。他先后参与完成了3次普采工作面安装和1次综采工作面安装、2次普采工作面回撤,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项工程任务。
刘忠才,男,36岁,龙湖矿南二准备区分管机电工作的副区长,毕业于黑龙江科技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他曾参与原47011采煤工作面采煤机维修工作,减少了因采煤机故障影响生产的现象,为原47011采煤队月产煤炭16000吨奠定了基础。他组织参与一采区供电系统设计改造工作,用风水联动维修一采区采煤机,大大降低了采煤工作面煤尘及上隅角瓦斯。他积极参与龙湖矿第一台耙装机分解、运输、安装、使用和维修工作,改进耙装机运输刮板底链托辊,避免了链条磨损封闭溜槽,降低了维修强度,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
郑宝明,男,39岁,胜利矿机运科科长,毕业于黑龙江科技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他参与主持编制了3台地面JK-2.5型提升机、井下4台JTPB-1.6型提升机更新改造计划和调试运行,组织参与完成了一井二区58号煤层暗主井JKB-2.0型提升机、五井地面JK-2.5型提升机安装工作和井下提升机双电源改造工程,提高了矿井提升系统的安全系数。他参与完成了二采一井、新立新区地面绞车电控改造安装工程和二采一井522采煤面皮带巷5条皮带机安装工作,实现了连续化运输和皮带机集中控制。他完成的《PLC在井下变电所及中央泵房的应用》《压风机远程电话控制停机装置》项目分别荣获公司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浮漂在水泵控制上的应用》《主备扇运转指示报警装置及风电闭锁指示灯应用》《局部通风机变频控制》项目分别荣获公司科技成果三等奖。
刘博,男,39岁,向阳矿九井分管生产工作的副井长,毕业于长春工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原向阳矿九井490901回采工作面采用柔性掩护支架开采工艺,他跟班作业、认真钻研,采取沿工作面分段作业的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参与研究小角度浅孔爆破工艺,把炮眼水平角度改为90°至100°之间,采用毫秒延期电雷管分段引爆方式,爆破后煤炭块度保持在3厘米至10厘米之间,月多生产煤炭1000多吨。原向阳矿九井施工92号煤层右九片半煤岩巷时,他大胆采用光面爆破,月单进超120米,实现了高产高效并成功迎接公司半煤岩掘进现场会召开。他改造矿井充填设备,成功地利用湿粉煤灰消除充填投料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粉尘。他参与编写的《锚杆钢带联合支护在急倾斜煤层巷道中的应用》论文荣获黑龙江省煤炭工业协会三等奖。
庞霖,男,34岁,七洗厂储运科副科长,毕业于黑龙江科技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他参与完成七洗厂精煤仓下增设可控透仓风管项目,在溜槽外侧增设可控透风管,利用高压风吹落溜槽壁及附近的挂煤,极大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精煤仓缓冲能力;参与完成了精煤仓下空气炮电磁阀改型项目,经实验测算,采取制作新变径等措施,减少了材料费消耗。他撰写的论文《XJM-S16型浮选机在浮选车间的应用》《降低过滤机真空泵电机电流技术应用》分别荣获公司科技成果一等奖、三等奖。
杨连峰,男,43岁,龙选厂配煤车间副主任,毕业于黑龙江科技大学矿物深加工专业。他始终工作在配煤一线,坚持安全与生产同步原则,认真对待每项工作,守护现场安全,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配煤车间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用户需求合理配比原料煤,冬天经常出现冻车皮现象,杨连峰带领车间职工集思广益,改进101号机头篦子,把大块矸石从原煤中分离出来,解决了101号下料溜槽堵塞的问题;重新加工120号皮带机尾上方的金属仓,增加了金属仓的容量,延长了调入货场煤推入时间;设置办公楼与货场检尺房通往煤道的清水管路,用1.5千瓦水泵对煤道进行洒水降尘;在办公楼前种植爬山虎,形成绿色挡风墙,净化了空气,改善了职工的作业环境。他始终与一线职工共同奋战,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他注重理论知识学习,自学配煤方面知识,结合车间实际制定生产、维修等安全管理制度,提高了职工的自我保安能力,保证了车间安全生产,为企业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刘晓会,男,36岁,新选厂生产科技术员,毕业于黑龙江科技学院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他参与完成了浮选稀释水系统技术和浮选药剂制度改造,使生产工艺更适合新的煤质,提高了浮选回收率;带领全厂技术人员先后完成了浮选机分步释放实验、浮选机单机检查实验、磁选机单机检查实验、旋流器单机检查实验,超额完成了集团公司下达的精煤产率指标;参与完成的《物资供应管理系统软件技术升级在新兴选煤厂的应用》项目荣获了龙煤集团科技成果三等奖、《浮选稀释水系统工艺改造》《浮选入料系统技术改造》项目荣获了公司科技成果三等奖,撰写的论文《智能排矸在新兴选煤厂应用的可行性分析》被评为集团公司优秀论文。
孔庆双,男,35岁,桃选厂生产技术部技术员,毕业于黑龙江科技学院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他参与了浮选机升级改造,把XJM-8型浮选机更换为XJM-S8型浮选机,并协助做好设备更换和管路安装、对接工作,为顺利改造浮选机做出贡献;参与了浮选系统工艺改造,在煤泥水池前增加可调控循环水管,改变滤液管给料方式,降低了入浮浓度,解决了滤液管回流的问题。他撰写的《选煤厂浮选机的操作与工艺技术》论文在《中国科技博览》杂志上发表。
何伟,男,39岁,电力部运行科副科长,毕业于长春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2015至2018年间,他完成了园区变、新隆变、勃盛变、向阳变四座变电所建设工作和隆鹏电厂、吉伟电厂、勃盛电厂三座外部电厂接入系统工作;配合完成了配电网内原有的十四座变电所、二十八座开关所的升级改造工作;按照配电网实际负荷变化规律,制定配电网最大需量管控方案,合理安排和调节配电网内自备热电厂及外埠电厂的上网电量,月度购电成本降低了187万元,同时优化配电网,确保配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益。他撰写的《龙煤七矿局域网建设》荣获了集团公司科技项目三等奖。
李世玉,男,36岁,机电总厂生产指挥中心技术员,毕业于长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他参与了龙湖矿DTC80强力带式输送机长度1100米中间部份胎具制造的设计、制图和制作,提高了加工速度,质量和产量均达到规定要求,节约资金近万元;参与DTL80带式输送机二次工艺改进工作,降低了整机重量,年可节约工时费20余万元;参与机加车间拉床设备的设计、制图、制造与安装,带领机修车间职工进行安装调试,大大提高了皮带机12齿链轮、40T耦合器花键套的产量及质量。他完成的《矿用筛分系统的研制》《卡轨人车单开式道岔的研制》科技项目荣获公司科技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