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无边 奋斗以成——记机电总厂生产指挥中心技术员李世玉
日期:2021-05-07 来源:七台河矿工报 作者:李欣在机电总厂提起生产指挥中心技术员李世玉都会翘起大拇指,在同事眼中他勤学向上、踏实肯干,身上总有一股“钻”劲,尽职尽责工作,始终走在先、干在前,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无边,奋斗以成”的真谛。
“机械制造行业未来的大趋势是机械自动化,不仅可以减少人工和物料成本,还能简化生产过程中复杂的操作环节,使生产工艺更加稳定。”作为服务一线的技术尖兵,李世玉深知学懂弄通机械加工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等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从长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的他逐渐扛起了机电总厂生产指挥中心技术管理的重任。为了尽快进入角色,他坚持下车间与技术人员“泡”在一起,不厌其烦地向他们请教专业知识。闲暇时,他又一头扎到设备图纸、《说明书》和机电设备维护等技术类书籍中,认真学习、汲取营养,很快成长为厂生产指挥中心技术骨干。
“遇到困难,李世玉总是迎难而上,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他敢打敢拼的冲劲让人佩服。”机电总厂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于晨说。对于这样的评价,李世玉感慨地说:“作为一名技术人员,不但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应用到实践中,工作中不好解决的棘手问题在实践中找到了解决途径。”在参加皮带机车间制造DTC80强力带式输送机和机加车间改造40T箱体钻孔胎具中,李世玉负责设计、制图并参与制作工作,改变了以前加工进度慢、质量和产量均达不到要求的状况,提高了加工速度,为厂节约了大量资金;在参加机加车间应用拉床设计制造与拉床胎具中,李世玉带领机修车间职工进行安装调试设备并跟踪生产,及时了解新设备的生产情况,大大提高了皮带机12齿链轮、40T耦合器花键套质量和产量,受到了厂领导的好评。
“原来,单体车间加工柱头钻三孔难,常常因加工柱头钻影响单体液压支柱生产速度和工期,致使效率低。”李世玉说。在实际工作中,他提出研发加工柱头钻三孔的机床,研发成功后,减少了工件更换次数、材料浪费,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每月提高产量1500件以上。他还负责机修车间制造刨煤机新产品和安装工程中设备就位、管线排布安装工作,并在最短时间内调试成功;在参与机修车间安装数控仿型火焰切割机中,解决了老式手动仿型切割机效率低、合格率低等问题。
“我每天深入车间巡回检查设备保养状况,参加设备维修和保养工作。”李世玉工作严谨细致,不仅负责日常备件图纸、工艺等管理,还负责指导新人专业项目设计和具体工作安排,协助半成品库管理人员建立设备资料档案等。“我在认真学习设备管理新知识的基础上,先后建立设备卡片、设备台账和主要设备技术档案、备品备件档案、设备大中修记录档案、设备革新技术改造记录等管理台账。”李世玉说,他与技术人员根据机械加工行业工作条例制定总厂设备管理制度、设备检修规程、强制保养检修计划,主编主要设备操作规程,整理印发设备学习操作资料,为机电总厂设备管理走向科学化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