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脊 梁1
日期:2021-07-16 来源:七台河矿工报 作者:赵壮志 张益龙它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晋升为全国五百强企业,进入国家大企业行列;
它是全国最早实施精煤战略的煤炭企业;
它曾是中国煤矿第19个年产千万吨矿务局,曾创出多个全国第一;
它创造过62度大倾角煤层上综采和0.7米极薄煤层上机采的行业纪录;
它两次承办全国规模会议;
它实现黑龙江省首个薄煤层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成功运行;
它全面推广充填开采首开龙江先河:
……
开发建设六十三年来,它挺起了七台河矿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脊梁!
龙煤七台河矿业公司(以下简称七煤)的前身是七台河矿务局,始建于1958年,2004年纳入龙煤集团,是全国开采难度较大的矿区之一,建企以来,累计为国家输送优质煤炭4.2亿吨,上缴税费130多亿元。
一、 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
“那时候,井下还没通电,点着蜡烛照明。我右手揪着扛在肩上的麻袋口,左手拄着木棍防止摔倒,就这样把煤一袋一袋背到地面。”
“那时候,依山坡抠个洞,搭一铺大炕,地上脸对脸放办公桌,我们就在这里办公、睡觉。大雨天,地窨子进水,鞋和脸盆都漂起来了。”
“那时候,分不清干部工人,都住地窨子,都排队买大碴粥,都没有车,上班都靠两条腿走。”
一句句“那时候”,勾起了多少回忆哟!
我们每个人的记忆,都有一个密码。只要时间,地点,人物组合正确,无论尘封多久,那人那事那景都将在追溯中重新拾起。
在七台河矿区开发建设的“老人”王恩才家中,他给笔者展示了一张黑白照片。在这张照片上,前中是筹备处党委副书记张玉新,前右是工程师杨安华,前左是科长王维圃,后左是秘书王恩才,后右是技术员张振清。
五个人,五张英气逼人的脸,颜色深浅不一的中山装。
王恩才指着这张老照片,纠正说:“其实,七台河矿区开发建设应该是六个人。还有一个人叫陆世铭。”
当时的矿区开发建设,是两条线平行进行的。一条线是他们五个人到七台河山村筹备,另一条就是陆世铭留在鹤岗矿务局,为开发建设组织人手。之后一批又一批的建设者大部分都是陆世铭接收输送过来的。等到这项工作任务完成后,他也来到了七台河,并在七台河矿务局工作到退休。这是后话。
五个人从鹤岗矿务局出发,先到设在佳木斯的合江地委工业部汇报,再到勃利县报到,县委书记高岱、县长那兴亚说:“有什么困难县里会大力帮助解决。”下午去县工业科,了解勃利县国营煤矿情况。傍晚坐勃利勘探工区汽车到七台河村。下车时天色已黑,买几包蜡烛,就在七台河村东升饭店落了脚。
第二天,他们才看清当时七台河村的全貌。
当时正值9月中旬,农民的瓜地已经罢园,但瓜地里还零星剩下几个半烂不烂的香瓜。整个山村,除了供销社是红砖瓦房外,其余几百户人家全是茅草房。最繁华的一条街上,一个供销社、一个邮电支所、一个诊所、一个豆腐房、一个东升饭店。这就是1958年,七台河的全部。
而1958年,这五个人的全部,就是王恩才兜里揣着的两枚公章,一枚是党委公章,一枚是行政公章。除此,一无所有。
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熟悉情况。
他们先后拜访了左邻右舍三处小煤矿,沿途察看了勃利煤田范围内的所有勘探线见煤点,到二○四勘探队借用地质勘查图纸,以确定在哪办井。
一个镐头、一把铁锹、一把大锤,掘地三尺开始挖掘。
“咱们历史上开的第一个井,就是原新兴矿老四井。开工典礼是一块糖、一口酒、一挂鞭炮。”王恩才回忆说。
勃利煤田,在地球上这一小块,是得天独厚的。她蕴藏着丰富的主焦煤、肥焦,最差的也是肥气煤等好煤种,是全国少有的含煤宝地。
国家急需这样的煤炭,国家急需开发这块煤田。新开的井都是人背井,提升运输人背肩扛,掘进用手刨镐,照明用蜡烛。手钎打眼,打一米多深,煤下来了,装进麻袋。每10米点一根蜡烛或者是用煤油灯照明,背麻袋就像背粮袋那样,一手揪着麻袋口,一手拄着棍,背到井口门一倒,马上再回去背第二袋。后来陆续有人绞磨、牛绞车,当时的小井是很原始的。
杨安华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唯一的提升设备,是地方矿并过来的原安装在四井三斜上下层井口的45马力的蒸汽绞车。”“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这台蒸汽绞车当时确实起到了“大王”的作用,把一车车主焦煤,从倾斜30度、斜长200多米的井筒里提绞上来。直到1959年胜利变电所建成投入运行后,75千瓦的电绞车接了班,这台曾经立过大功的蒸汽绞车才退役。
有人才能干活,人从哪来?鹤岗、鸡西、双鸭山支援为主,还有一部分是请示勃利县到各公社招的农民工,敲钟、敲铁道,把村民召集在一起,生产大队队长一说,愿意下井的村民站到一队,负责招工的目测,个头够高、身强体壮的就领走。董占魁就是这样招来的农民工。
就这样,一批批建设者从鹤岗赶来了,从鸡西、双鸭山调来了,从勃利县农村招来了……
随着队伍的逐渐壮大,矿区开发建设的速度也加快起来。
同年11月,鹤岗矿务局勃利煤矿筹备处正式更名为勃利煤矿筹备处。
有文人形容那个时代的人是“明月当灯风擦汗”,细细品味,确实如此。
筹备处领导和机关干部都住在地窨子里,现在的人都不知道地窨子是何物,原七台河矿务局党委书记张连成在他的回忆录《煤海情怀》中对地窨子是这样描述的:在四采区漫山坡的东面,顺着漫山坡挖下1.5米深,用圆木搭个人字形的斜坡架,挂上“拉河辫”,抹上大泥,顶上铺上草,屋内搭上火炕,铺上炕席,就是干部职工宿舍。
筹备处生产技术科所在的这栋地窨子共有“三家”单位办公住宿,南面是筹备处领导的,中间是生产技术科的,北头是总务科的。像这样的地窨子一共有30多栋,如党委组织科、宣传科、经营管理科、公安保卫科、运输装卸队、卫生所、招待所等。屋中间钉上木头桩子,上面盖一块大木板,就是简易办公桌,几块木头一钉就是凳子。
各采区的干部和工人很多都住在老乡家,有的是东西屋,有的是南北炕,一铺大炕,一个挨着一个睡十多个汉子。老乡看来的人越来越多,不够住,有的把仓房、牛马棚都收拾出来,搭上床铺出租给矿工住。
《七台河矿务局志》记载,到1958年年末,加上自己开发建设的井口,筹备处下设一采区(现桃山煤矿)、二采区(八道岗)、三采区(现新兴煤矿)、四采区(现新建煤矿)、五采区(现东风煤矿)、二○四勘探队、建筑工程队、运输装卸队和炼焦厂,而且还有了自己的卫生所。
用柳条盖马架式地窨子宿舍和办公室34栋,7480平方米。职工总人数达到了4393人。这些数字是惊人的。更惊人的是,短短三个月时间,土法开挖斜井310处、露天3处、平峒4处,其中见煤的斜井128处、露天3处、平峒1处。当年生产原煤16万吨,焦炭4000吨。
张连成是1958年10月来七台河的第一代背煤矿工之一,他说:“大跃进时期,给人们注入了近乎疯狂的精神和激情。”
人生,有多少故事,能留在记忆里?时代,有几多故事,会载入史册中?
1958年,注定要载入七台河矿区开发建设的发展史册。因为,勃利煤田的开发建设是一个改变几代人命运的决定,从这一时刻起,在这片土地上,将因煤而兴、以煤立市,崛起一座新兴的煤炭城市,此后,将有几代人靠山吃山、靠煤吃煤地生活在这里。
当时的领导班子中,一把手刘文波是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八路、老干部。李存生、张玉新都是1949年以前参加的煤矿工作,后来走上领导岗位的。作为开发建设七台河矿区的第一代领导班子,他们凭着“不建成大煤田心不甘”的雄心壮志和管理智慧,白手起家,使一个土法上马的小井群不断壮大。
开发建设初期,煤炭生产建设需要大量的材料,其中坑木用量最大。筹备处总部设在四采区,材料要送到三采区、一采区、五采区,王恩才回忆说:“那时候,经常让我们这些机关干部驾着马车去运送材料。有的路不好,走到半路马车翻了,我们重新装好材料继续走;有的路马车根本过不去,我们就用人力扛也要把坑木扛到采区。有一次给一采区送材料,有一百多米的路过不去,车上的五六十根坑木是我们用肩膀扛到采区的。”
为了调动生产积极性,他们在每个采区挑选优秀段队命名,比如在二采区树立了一个红旗队典型,在四采区树立了一个猛虎队典型。彼此把对方当对手,采区与采区之间赛着干,队与队之间比着干,都怕自己落后。就是这个机制,使生产纪录不断被刷新。
在一次高产战役中,红旗队队长张连成喊出口号:“每日出煤36吨,平均每人背煤4吨,吃住在井口连轴转,高产指标一定实现。”
猛虎队队长马英湖应战,提出“高产指标196吨,每人平均背煤24吨,老婆孩子齐上阵,竞赛排头我来占。”
从那天起,两个队都吃住在井口,撸起袖子加油干。
猛虎队原是勃利县地方国营煤矿合并过来的,工人家属都住在采区附近,在开完高产动员大会后,队长马英湖挨门挨户动员家属参战,有40余人跟他来到井下刨煤、背煤、支架。有马英湖带头,人人争先恐后、个个汗流浃背。这在现在都是不可想象的。
马英湖兑现了老婆孩子齐参战的诺言,也完成了“高产指标196吨,每人平均背煤24吨”的高限指标。
一人一天背24吨煤有待考证。但是马英湖当时比一般人都能干确实是事实。别人背一趟,他背两趟。一天下来,他背的煤比三个人背的还多。井口干部工人都很服气,当时工人中流传这样一句话:马英湖背煤,气死绞车工。意思是说马英湖人工背煤不比小绞车少。
夺得了竞赛冠军,猛虎队再次扬威。
就这样,筹备处党委在研究决定让谁出席全国群英大会时,选择了马英湖。所以,1959年,年仅24岁的马英湖出席了全国群英会。据说,他还有幸与时任国家领导人刘少奇握手,还就一天背了多少吨煤进行了让他终生难忘的简短交流。
当时,生产中最大的困难是运输问题。虽然勃七铁路已经通车,但是只能通到四采区五井北翼的刘天岗,也就是现在的新建煤矿。1959年10月,筹备处决定自力更生,不向国家要一分钱,自己动手修建铁路。1960年10月,接轨通车,这条铁路的修建不仅把矿区连成了片,而且也为日后七台河矿区向东部区发展打开了通道。
那时候,都是用人装火车,挑土篮,一肩挑两土篮煤。那个年代,车道紧,不能因装卸耽误火车运行。四个人装,六个人挑,两组摽着劲儿跑着干,起早贪黑、没日没夜。东风煤矿一名叫徐连君的火车装卸工,总觉得买的土篮不够大,装得少,就把土篮边拆掉,用新割的苕条重新编,把小土篮改编成大土篮,正常三锹正好是一土篮,改完的土篮得四锹才能装满。从此,另一组总觉得干不过徐师傅所在的组,因此,徐师傅得名“大土篮子”。
1961年,正式成立了勃利矿务局。
创业期间,为生产服务的主要辅助系统和生活福利设施也在逐渐形成,首先是铁路专用线,至1962年末,三个矿都完成了通往煤仓下的站线,并在1965年相继完成了各矿煤仓工程。
供电方面,1964年2月继缸窑沟临时变电所后,建成胜利变电所;1963年12月桃山列车电站开始运行,1964年新民变电所投运后,全矿区供电逐渐走向正轨。1965年10月,七台河变电所建成,胜利变至七台河变间、新民变至七台河变间、七台河变至桃山变间的输电线路也在同年相继建成。
机修方面,利用各建设井的有限设备充实,形成简陋的临时总机修厂。其他如材料仓库以及建设公司所属砖厂也相继建立,逐步充实。
矿区开发初期,强调“先生产、后生活”,没有教育机构和教学设施,矿工子弟上学,就读于七台河人民公社所创办的小学校。1961年筹建矿区第一所小学新兴小学,同年筹建矿区第一所中学就是现市八中。现在老一副食那条商业街,在当时有矿工俱乐部、百货商店楼和长达百米的独身宿舍,矿工俱乐部算是当时较大的建筑物。
八年创业,在小井群的基础上新建和改建成12对正规的片盘斜井,共生产煤炭393.8万吨;参加创业的领导班子三次变动;三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矿务局险些被“关、停、并、转”。
当时黑龙江省管理局副局长刘启元、总工程师徐成山率领有关处室人员来七台河,提出要关掉勃利矿务局。时任勃利矿务局领导坚决不同意“关、停、并、转”,据理力争,1964年1月15日,勃利矿务局党委提出“鼓足干劲,艰苦奋斗,坚决盈利一分钱”的口号,号召全局万名干部职工“少花钱、多办事、投资小、出煤快”,坚决扭亏为盈。现在我们觉得一分钱的目标太小,但就是这个“一分钱”,保留住了勃利矿务局。
1965年5月勃利矿务局改称七台河矿务局,60年代七台河矿务局是在一栋门楣上镶嵌着一颗红色五角星的白色平房里办公。
1966年,4月撤销胜利采区、一采区,成立新建煤矿、新兴煤矿。8月成立桃山煤矿。
一点一滴中,七台河矿区阔步踏上全国煤炭工业发展的大舞台。
二、 坚韧奋斗 创建基业
到1966年,伴随着新建煤矿、新兴煤矿、桃山煤矿、东风煤矿的发展,西部区格局基本形成,从人背井到小斜井“两撇胡、矿车亲嘴”(两撇胡是指两条巷道开进去,就像两撇胡子,矿车亲嘴形容的是搪瓷溜子坡度小的煤淌不下来,要把矿车推到溜子嘴,接满煤再往上提升),煤矿使用上了75小绞车、10米压风机、20号主扇、小水泵,虽被当时的煤矿工人戏称为“四小”,但比起人背井时期,七台河矿务局确实是提高了效率。
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1966年至1975年这十年生产处于徘徊期。为基本建设和房屋维修服务的建材总厂自1967年后逐渐形成,1973年正式成立了建材总厂,逐渐解决了部分建筑材料供应紧张问题。新建煤矿和桃山煤矿的办公室建成简易的二层楼;中小学校增建了部分校舍;建成了北山总医院,设立了传染病房;新添的职工住宅开始有楼房出现,而且都是砖木结构的。1973年12月,矿务局技工学校成立。1975年技工校建成移交使用。这些年来,技工校、职工中专和师范校等院校毕业生遍布矿山的角角落落,有的成为骨干,有的被提拔为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为七台河矿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持和保障。
煤矿建筑大军在渺无人烟的桃山脚下,平地起高楼,1975年,七台河矿务局办公大楼、矿务局招待所竣工交付使用。矿务局机关从“红卫广场”搬迁到现址。新落成的七台河矿务局办公大楼是当时桃南第一楼,曾被誉为“喜看群山多一峰”。同年9月,七台河市委、七台河市政府机关第二次搬迁,从北山迁往桃南,从此桃南成为七台河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为七台河矿务局的存在,老百姓习惯管桃南叫“局址”。
70年代初,七台河矿务局抓住国家加大对矿区投入的契机,做出西部老区集中化改造和加快东部开发的重要决策,使七台河矿务局的实力有了质的提升。
1975年是七台河矿区生产建设从徘徊走向发展的重要一年,是前进路上的一个转折点。从这一年开始,七台河矿务局展开了长达13年之久的西部区改造会战。
1975年11月,新建煤矿皮带斜井破土动工。1976年4月,新兴煤矿皮带斜井破土动工。1976年5月,桃山煤矿皮带斜井破土动工。除新兴煤矿皮带斜井是由国家投资3372万元、由专业建设队伍施工外,其他两对皮带斜井都是自筹资金,由矿区自行组织队伍施工的。1979年12月,新兴煤矿皮带斜井移交投产后,为了扩大产能,对其又进行了改造。改造后新兴煤矿一井的设计能力达到21万吨,核定能力30万吨。同年11月,新兴煤矿一井单独成立矿,取名新立煤矿,实行两级管理。之后,新建煤矿皮带井、桃山煤矿皮带井相继移交投产。至此,西部老井改造的第一期工程胜利完成。从小斜井到皮带井集中生产,实打实地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跃。
历史上,为充分挖掘皮带井的提升潜力,还曾对三个矿的皮带进行过改扩建,主要内容是各建一个副立井以扩大通风、排矸能力,提高采掘装备现代化水平,相应地进行其他辅助生产系统和行政生活福利设施补套。
过去的“老人”跟我讲,东北只有七台河生产主焦煤,1980年的七台河矿务局还都是小斜井生产,串车提升,产量每年只有324万吨。到了1981年,全国煤炭告急:鞍钢、本钢等用煤大户加急电报雪片般飞向七台河。招待所里买煤的人络绎不绝。这是大搞矿井改造的时代要求,是彻底解放生产力的现实需要。
当时七台河矿务局压缩非生产性开支,两年没盖一幢楼堂馆所、两年没买一台小车,把有限的资金全用在矿井改造上。大规模矿井改造使生产成本与1980年比较,吨煤消耗上升了两元六角。这样的投入是值得的,用“老人”的话讲:“今儿个胀点肚,明天抱个金娃娃。”事实也正是如此,全局22对小斜井变成五个矿集中生产,实现运输标准化、支护钢铁化、采掘机械化、排矸通风集中化后,矿井能力大幅度提升:新建煤矿由63万吨提升到120万吨;桃山煤矿由75万吨提升到105万吨;新兴煤矿由75万吨提升到120万吨,总计净增能力132万吨。
1984年,七台河矿务局年产突破436万吨,至此,每年以增产80万吨的幅度向上增加。到1989年,年产已达到811万吨;全局工作面单产,由1980年的日产5000吨增至12600吨;到1988年,西部区矿井改造全部完工。
1981年伴随着桃富运输公路(东进路)的开工建设,多年渴望的向东部区进军终于拉开了序幕。同年6月1日,富强煤矿立井前期准备工作“四通一平”拉开了序幕,工程进度很快,11月1日正式开工。1986年末,东部区开发打开局面,七台河矿务局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个现代化立井、富强煤矿立井提前一年投产,两年后正式达产。之后,铁东煤矿、龙湖煤矿陆续建成投产。铁东煤矿初期设计能力72万吨,1990年达100万吨;龙湖煤矿初期设计能力75万吨,1987年开工,1990年建成。至此,东部区成为解决东北地区能源不足的一个煤炭基地,奠定了七台河矿务局煤炭生产的战略格局。
通过改造与开发并举,七台河矿务局的煤炭生产能力迅速提升。
在西部区集中改造、东部区开发之后,七台河矿务局又开始其自身发展的第三大战役——实施精煤战略。领导班子在总结了1975年建成的新建煤矿洗煤厂(现七台河洗煤厂:1972年4月1日,洗煤厂破土动工,1975年6月验收投产,设计年处理原煤90万吨)基础上,加大投入、提高档次、向上争取,从1986年起,先后建成投产富强选煤厂、桃山选煤厂、铁东选煤厂、新兴选煤厂、龙湖选煤厂五个现代化选煤厂,使全局选煤厂由一座增加到六座。从1985年开始,自筹资金600余万元,对入洗能力120万吨的七台河洗煤厂进行改造,使入洗能力提高到200万吨,年增收资金400万元。六座选煤厂入洗能力逾千万吨,结束了七台河出售原煤的历史,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向煤炭精深加工迈出了坚实步伐。
时间可以检验一切,西部区集中改造,东部区开发,精煤战略,这样的谋篇布局极有战略意义和长远眼光,有人做过一个统计:
——1981年后的7年时间,全局投资近3 000万元,购买7万多棵单体液压支柱和800根切顶墩柱,除4个综采面外,23个高档普采面全部实现钢铁支护,成为东煤公司第一个单体液压化局。采煤机械化程度由1980年的62%提高到76%。1985年,七台河矿务局第一台综采机在新建煤矿四井正式投入生产,标志着七台河矿务局煤炭生产现代化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74%,使采掘同步发展。1985年至1987年增收的9 600万元资金,66%用于井下装备和安全措施,从而保证了企业有充足的后劲。
——1985年,新富煤矿成立。同年,七台河矿务局总工程师石英荣获全国总工会颁发的第一批“五一劳动奖章”和“五一劳动奖章证书”。 (1)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