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市新闻

黑龙江省新闻奖报送作品目录

日期:2024-04-08    来源:七台河矿工报社    作者:七台河矿工报社

【报纸消息】

节能减排循环再利用 省钱环保废水变“金汤”

龙湖矿矿井水井下处理系统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1节能


本报讯(记者 赵宇飞 张国伟)开采1吨煤约产生2吨矿井水,若随意外排泄漏将造成水害威胁、环境污染,处置好了则大有用处。今年年初,投资370万元的龙湖矿矿井水井下处理系统试运行成功,该系统处理能力每小时400吨,出水水质好,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实现了循环再利用,填补了国内矿井水处理技术空白。

煤矿矿井水是在采煤过程中所有渗入井下采掘空间的水,有时也含有少量地表水。目前,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主要有中和酸性水、絮凝处理去除悬浮颗粒物、反渗透去除可溶性盐类等,像龙湖矿这样的传统矿井水处理需要在井上建立水处理厂,建设资金高达近2000万元。

2021年年初,龙湖矿分管机电工作的副矿长张冬雨经过多次潜心研究、查找资料,提出在井下利用水仓加装填料进行水处理,随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多次调研、实验、论证,最终确定在沉淀池加装斜管填料沉淀处理后再经过ZMGD-WP-3E水处理设备次净化的处理方案。矿井水井下处理系统是龙湖矿2022年重点环保项目,得到了公司领导和龙湖矿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参与论证实验、现场指导,稳步推进项目建设。

2022年12月龙湖矿矿井水井下处理系统开始安装,2023年1月矿井水井下处理系统开始试运行。记者了解到,在地面建每小时400立方米的矿井水处理厂需建设资金1920万元,在井下建矿井水处理系统仅需要370万元,节省资金1550万元。

龙湖矿矿井水井下处理系统净化矿井水是把井下水仓改造成斜管沉淀池,不用提升到地面处理,既节电、节省人员,又减少水泵叶轮磨损。由于井下水仓沉淀池长度大,给絮凝药剂和矿井水混合留出了充足的沉淀时间,絮凝药剂和矿井水混凝效果好,经斜管处理效果明显,出水水质好,达到了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龙湖矿将矿井水变废为宝,干净、达标的矿井水实现了循环再利用,一方面用于生产,一方面满足了全矿洗浴用水需求。


日产新型锚索600根 年可创效千万元

物资供应部:新型锚索生产线建成当月投产当月创效

2日产新型


本报讯(记者 赵宇飞 张国伟)六月份,物资供应部新型锚索生产线建成,当月生产新型锚索16000根,满足了公司各矿生产需求,实现了当月投产当月创效、减人增效,保证了安全生产,预计年创产值近1560万元,经济效益可观、前景广阔。

炎炎夏日,偌大厂房内机器轰鸣,时不我待,创新创效,致力发展。近日,记者来到了物资供应部龙达物资贸易分公司锚索编笼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紧张忙碌的场景,只见钢绞线通过编笼机加工制成的新型锚索在成品区整齐摆放,等待着出库配送到公司各矿。

受煤炭市场下行影响,企业发展面临新的困难与挑战,物资供应部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挖掘管理潜力,努力创新创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过去,我们将钢绞线配送到各单位,由各矿更生厂自行加工,至少需要5名工人,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生产出的锚索不规范、不标准,使用效果也不尽如人意。”物资供应部龙达物资贸易分公司锚索编笼厂厂长王佳国说。

正如王佳国所说,当时公司各矿负责本矿的锚索编笼,各矿更生厂、机修厂、物管科和井区自行配置操作人员,没有统一的编笼标准和指定的加工厂点,存在生产效率低下、加工质量不等和人财物浪费现象。2022年年末至今年年初,物资供应部龙达物资贸易分公司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新渠道,寻找新的效益增长点,组织人员到鸡西矿业公司学习新型锚索加工工艺。

说干就干。物资供应部龙达物资贸易分公司加强市场走访,开展实地调研,今年六月份建成了新型锚索生产线,创建了锚索切割、编笼、质量、吊装、配送、结算等一体化流程。

物资供应部龙达物资贸易分公司锚索编笼车间通过一个月试生产,效果良好。“我们引进的这台锚索编笼机只需要一道工序就可以将原材料变成成品,一天可以加工600根左右新型锚索,五月份加工了16000多根新型锚索,各矿使用反响特别好。”物资供应部龙达物资贸易分公司锚索编笼车间负责人翁金亮说。

记者了解到,物资供应部龙达物资贸易分公司锚索编笼车间可加工直径17.8毫米和21.8毫米的两个品类17个品种型号的新型锚索,只需要两名管理人员和三名车间操作人员就可以完成,每年可实现产值1560万元。


【电视消息】

公司党委办实事解难事有温度 职工幸福生活有热度

《公司党委办实事解难事有温度 职工幸福生活有热度》.mp4


字幕:公司党委办实事解难事有温度 职工幸福生活有热度(3月4日播出)

口播:2023年,公司党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多措并举办实事解难事,持续提升职工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同期声:王戈完善工资向一线倾斜政策,对井下辅助、地面工人、科级及以下管理人员增加安全提效工资,确保在岗月实发工资2000元以下低收入群体全部“清零”。 

配音:这是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戈在中共龙煤七台河公司第一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扩大)暨2022年度“双先”表彰会议会的工作报告中,代表公司党委作出的郑重承诺。

2月下旬,公司职工2023年1月份工资陆续到帐,收到手机银行短信的新立矿皮带队班长辛海军,心情格外激动。

同期声:新立矿皮带队班长  辛海军

配音:辛海军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公司广大职工的心声。

今年52岁的辛海军,在新立矿工作了二十多个年头,经历过的煤企黄金十年,遇到过企业的经济低谷。同七煤广大职工一样,辛海军始终与企业同舟共济,无私奉献,推动了新时代现代化新七煤建设进程,在深入开展“双爱”活动中,享受到了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果实。

同期声:新立矿皮带队班长  辛海军

配音:说到就要做到,这是公司党班领导子的一贯作风。新年开局,公司党委、公司列出了一系列办实事清单,提高职工收入,低收入群体全部“清零”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该事项,是公司党委、公司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和关心、关家职工的具体体现。

加大民生欠账补还力度,上调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常态化做好扶贫送温暖、“金秋助学”等活动,加强班中餐、浴池管理,进一步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公司党委、公司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正在升温,汇聚起奋力开创新时代现代化新七煤局面的强大力量。



智慧七煤 智绘未来 公司加快智能化建设工作


《公司加快智能化建设工作》.mp4


字幕:智慧七煤 智绘未来 公司加快智能化建设工作(8月16日播出)

随着公司资源萎缩,煤炭产量规模不足、用人多、效率低、成本高等成为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建设智慧矿山、变革煤炭生产方式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大战略需要,更是破解企业当前安全生产突出矛盾、实现减人提效的现实需要。

公司领导居安思危,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定实施“十四五”发展规划,深入贯彻落实黑龙江省和龙煤集团煤矿智能化建设总体部署,牢固树立“智慧七煤、智绘未来”理念,持续提升“四化”建设水平,致力走安全高效绿色智能高质量发展之路。

公司共建设7套薄煤层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累计完成煤炭产量138万吨,单产水平最高月达到7.6万吨,采煤工作面减员21人,吨煤成本下降7.3元,班组职工月平均工资达到1.6万元,真正实现了减人提效增安目标。各煤矿安全生产指挥中心通过平台实现集中监控、一张网融合、一个平台指挥,打通了信息孤岛,为实现安全可控、管理高效、绿色节能的智慧矿山建设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矿井万兆环网实现了井下信息互联互通、井上井下安全生产各系统多网融合、信息共享集成,投用地质保障系统、井下变电所投用智能电力监控系统、煤矿排水监控系统,实现了地面矸石山绞车远程控制无人值守,主通风机全部实现了远程监控,主提升钢带机和强力皮带机全部实现了地面集中控制,架空乘人装置安装应用了远程控制无人值守系统,矿井智能通风综合管控系统实现了矿井通风关键位置实时监测、分析和控制,主提升、主运输、主排水、主通风机、压风机、中央变电所实现远程控制无人值守实现了六个百分之百,机电辅助系统无人值守整体覆盖率达到了70%以上,设备智能开停、智能预警、能耗分析、运行状态实时监测已成为常态。

全国首创六台永磁同步电动滚筒驱动带式输送机在新铁矿投用,全东北地区首台永磁电机内装式矿井提升机在七峰煤矿建设应用,龙煤集团首台IDS智能干选机在七台河洗煤厂和龙湖选煤厂建设投用,在全集团首创的矿井供电孤网运行不间断应急供电系统成功运行,全国首个煤矿井下自动水处理系统在龙湖矿建成投用,填补了国内空白,智能化建设让企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报纸通讯】

七煤精神光耀煤海 矿工文化激励前行

——新建矿打造特色矿工文化纪实

本报记者 邢秀芬


七煤精神光耀煤海


七台河,一座因煤而生、因煤而兴的龙江小城。六十五年来,七台河矿区在建设和发展中形成了以“跪着采煤、站着做人”为主要内涵的矿工文化,成为七台河在城市发展中激励人民奋勇拼搏的不竭动力。

以公司“不畏艰难、自强不息”企业精神为核心的矿工文化是七台河城市文化的基因。在这片土地上,老一辈矿工书写了一段七台河建设和发展的华美篇章,也让矿工文化成为七台河重要的文化标签。新建矿正是这座城市火热的大开发、大建设的典型缩影。

1958年建矿初期,第一代新建人吃雪水、住地窨子,不讲条件、不讲代价,用不屈的脊梁在茫茫荒原上建起了一个又一个希望的井架,以马英湖为代表的建矿初期共产党员喊出了“宁让汗水漂起船,不让祖国缺煤炭”的豪言壮语,以忘我的精神带领猛虎队6名矿工兄弟创下日背煤24吨的奇迹,这种精神就是“跪着采煤、站着做人”七煤矿工精神的原型和发源地。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今天,人们充分认识到,不仅赋存在千尺井下的煤炭是资源,历经半个多世纪风雨洗礼、引领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矿工精神更是一种比乌金更为宝贵的资源。

六十五载寒暑,新建矿历届劳动模范走在矿区生产建设最前列,无论是面对市场低迷,还是面对生产条件恶化;无论是厂矿合并,还是体制改革,新建人从未停下发展的步伐,曾创出年生产煤炭251万吨全公司最高纪录,奠定了新建矿龙头大矿地位。

随着新建矿资源萎缩、灾害加重,龙头矿的规模虽不在,但龙头矿的精神却一直在传承发扬。

新建矿井下艰苦的作业环境和复杂的开采条件正是公司薄煤层开采的典型和缩影,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采深的不断增加,煤层变薄、区段变小、瓦斯增大、断层增多、坡度变陡、地压显现,这些都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新建人。

条件再苦,也要迎难而上;煤层再薄,也要吃干榨净;蹲不住就跪着采,跪不住就趴着采。据统计,新建矿采煤一线职工平均每人每年至少跪烂20副胶皮护膝,即便条件如此艰苦,新建矿依然保持着单产单进全公司最高纪录,储备着全公司人数最多、业务最硬、战斗力极强的黑哥们生力军。

新建人任务越重肩膀越硬,困难越大意志越坚,形势越难士气越高。新建矿以机关辅助人员为主体的突击队,连续十八年全力支援生产一线,这些默默无闻、不计得失的新建人是新建矿半个多世纪以来得以不断发展壮大并缔造无数辉煌的最宝贵财富。

在追求梦想的新建矿大家庭里,坚强的文化自信让每一名新建人都潜移默化地凝聚在一起,这片沃土上诞生了《七煤工人之歌》,诞生了矿区的“乌兰牧骑”,更诞生了“跪着采煤、站着做人”的七煤矿工精神,这种精神的不断传承弘扬,让新建矿在艰难险阻、荆棘坎坷中百折不挠、越战越勇。

红色党建文化是新建矿的文化核心。从建矿初期的一个党支部、几名党员发展到今天遍布全矿二十五个党支部、五百余名党员的红色群体,“采掘生产到哪里,党组织建设就延伸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的红色延伸工程,就是新建矿红色党建文化形成的过程。

黑哥们文化是矿工文化的延伸。在公司上下共渡难关的特殊历史时期,新建矿每名干部都与特困职工结成了“一帮一”扶贫对子,绝不让一个黑哥们受苦掉队,在开展“走基层、访百家、结亲情”活动中,全矿副科级以上干部一年之内走遍本单位所有职工家庭;在周末家访日活动中,矿领导陪同基层单位一同走访,叩开了尘封许久的门窗,融进了关爱、尊重、平等的黑哥们情怀;在开展黑哥们聊天室活动中,矿领导每周五轮流与一线矿工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无拘畅聊;在开展掰腕子、接力跑、新建之夏等黑哥们主题活动中,极大地鼓舞了职工战胜困难的勇气。正是这种手足情深、骨肉相连的黑哥们情义和同舟共济、悲天悯人的大爱情怀,确保了职工队伍稳定。

民生文化是新建矿的文化目标。新建矿提炼出了“三大七小”民生文化。“三大”即职工最关心的生命健康、工资分配、扶贫救助三件民生大事;“七小”即小蛋糕、小水壶、小黄牌、小通勤、小食堂、小宿舍、小裁缝七个特色活动,围绕职工所需所求,创新开展了“动起来”系列活动,运输区武动争锋、机电区机械勇动、立井区情动矿山、矿工会精准关爱等一系列党旗领航工程,让职工感受到企业的暖、组织的爱,叫响了新建品牌。

新建矿用矿工文化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提升思想境界,塑造新建人良好形象,先后培养了近300名处级干部,涌现出了全国人大代表何本初、莫秀彦、段昌盛,全国劳动模范孙宝贵、马英湖、韩金胜、吴启山,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淑华、孙宝和、韩同秋、孙若山、徐文生、张子杰、王戈……他们是新建矿的杰出代表,更是七煤矿工的杰出代表,他们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坚强脊梁。

风雨沧桑六十五载,流年弹指一挥间。顺境时,收获的是蓝天与梦想;逆境时,积攒的是磨炼与经历,新建矿的底色就是七煤的底色,新建矿的本色性格就是七煤矿工的形象品牌。如今,矿工文化依然为新建矿发展持续赋能,助力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新建人必将在追逐梦想的矿区大地上一路向阳、春暖花开。




动动手指能采煤 智慧赋能新征程

——新兴矿突出智慧赋能推进“四化”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 邢秀芬


动动手指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新年伊始,记者走进新兴矿智能化安全生产指挥中心,智能化102综采工作面安全生产情况通过液晶显示屏尽收眼底,工作人员按下一键启动按钮后,监控画面显示出智能化采煤机开始采煤,各种机械设备紧密配合、有条不紊,实现了可视化远程干预控制、无人跟机作业、有人安全巡检“三机”协调联动控制……

新兴矿深学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向“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少人”目标迈进,他们主动作为,突出智慧赋能,持续推进“四化”建设,把“只要动动手指就能采出煤”变为现实,把矿工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利用现代科技就能实现安全、高效又轻松地采煤,为安全保供奠定了坚实基础,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开启了新兴矿智能新征程。

新兴矿坚持“机械化为基础,自动化为主导、信息化为支撑、智能化为方向”发展思路,抢抓智能化发展机遇,大力推进智能化示范矿井建设。他们加强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综采、综掘机建账管理,采取系统领导包机制,跟班写实,用好新设备;应用二运转载皮带连续化运输工艺,提高了单进水平;应用无极绳绞车,投用九台扒渣机、一台侧卸式铲车,通过提升机械化程度降低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适应新形势、新发展需要,新兴矿把人才储备和培养作为智能化建设的重要配套工作一同推进,加快打造人才培养高地、推进人才强企战略实施。他们更加注重实操培训,把领导上讲台授课地点转移到现场,各系统领导深入采掘工作面、钻场、设备维修厂等地开展现场实物讲解和实操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抓实人才培养,建立年轻干部储备库、典型党员储备库、优秀班组长人才库、工匠人才库,落实人才激励政策,大学生崔向宇、曹玉磊、李明月工资达到1万元以上;重新调整技术员岗位,把业务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技术员调整到重要岗位;发挥“传帮带”作用,按专业对口原则进行结对,实行矿领导带技术骨干、技术工匠岗位能手带优秀职工,签订师徒合同;建立创新工作室、防冲工作室、防突实验室,为专业人才提供平台和舞台;成立大学生专班,加强协调配合,各采区设备安装及电控改造一次达标过关;全矿青年干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情、工作热情不断提升,推动了全矿知识水平、技能有较大飞跃,为新兴矿智能化建设储备了一支稳定的人才队伍。

锁定“减人、提效、保安”目标,新兴矿结合自身特点、赋存条件等实际情况,决定安装第二个智能综采工作面,为煤炭绿色智能开采蓄势赋能。第一个智能综采工作面建设的成功实践对新兴矿具有跨时代意义,也让全矿上下倍感压力。

有压力才有动力!新兴矿职工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安装第二个智能综采工作面期间克服巷道断面小、运输战线长、环节多等不利因素,仅用30天就完成了安装任务,实现了成组移架、自动推溜、自动喷雾和地面一键启动。

智能化建设的构想从图纸变为现实。如今,新兴矿智能综采工作面的安全产能不断释放,不仅保证了生产正规循环进度,还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综采工作面职工收入,让职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职工的获得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从人控到数控的全面升级、从自动到智能的全面提速,新兴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地面主扇、压风机、井下变电所、主排水系统、主提升系统、非运人绞车等煤矿智能化无人值守远程控制;建成了智能矿山一体化综合管控平台及大数据服务中心,融合了通讯应急综合指挥、矿井智能化工业视频、水文动态监测、地质保障、矿压监测、冲击地压预警、人员定位、应急广播、矿井灾害预警等系统,对全矿安全生产信息进行实时监测监控,实现了集团公司、公司和新兴矿三级联网,保障了上传数据快速准确。

动动手指能采煤,智慧赋能新征程。新兴矿正全力构建新型生产模式,优化劳动组织,提升装备水平,释放高效产能,全矿干部职工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勇担时代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持续推动矿井走上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新七煤、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矿区走深走实、开花结果。


“矿工叔叔”苗澍:十年,微光照亮求学路

本报记者 赵宇飞


7矿工叔叔


9月1日,龙湖矿分管掘进工作的副总工程师苗澍向大凉山的一个银行账户上打了600元的助学金。每到这个时候,苗澍都会风雨无阻地做这件事,十年来从未失约。

“苗叔叔,谢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和帮助,我这学期数学考了92分……”刚刚升井的苗澍,念着孩子们的来信。从声音里,能感受到他的快乐。

共情,让爱的种子悄悄萌发

苗澍出生于黑龙江省勃利县一个农村,朴实勤劳的父母靠种地收入供其上学。从小,苗澍就品学兼优,2000年他如愿考上了勃利县高级中学。走出农村,来到县城,父母再三叮嘱他要好好学习,学费的事不用操心。苗澍知道父母简单话语的背后是他们起早贪黑、省吃俭用的爱与付出。“我们班同学有很多都来自农村,家庭条件都不太好,大家都很节俭,有的同学还因为家庭困难中途辍学了。”苗澍说,那时候看到同学被迫辍学心里特别难受,自己没能力帮助他们,内心有了深深的无力感。

2003年高考填报志愿时,苗澍填报了黑龙江科技学院,成为公司的委培生。谈到填报志愿,苗澍说,去黑龙江科技学院上学不用愁学费,毕业就有工作,还可以为家庭减轻负担。大学时光紧张而充实,从进入大学校园那刻起苗澍就暗下决心将来有能力了一定要尽己所能,为社会做些有用的事。

毕业以后,苗澍感恩企业,信守约定,来到了公司工作,用行动反哺企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挣到工资,经济条件也好起来了,苗澍也随之开启了助学之路。

微光,照亮梦想的星辰大海

爱因无私而珍贵,生命因希望而永恒。捐资助学是一项功在当代、利泽后世的崇高事业。2013年,收入并不高的苗澍通过同学引荐加入“爱心是一颗美丽的种子”助学公益群并参与风雨同舟志愿者联盟的一些爱心活动,为贫困山区的孩子送去衣物食品、学习用品和教学用具。苗澍说,看到受资助孩子的上学环境像是回到了一个久远的年代,自己内心被深深触动,发自内心地想帮助他们,让孩子们的生活好一点,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走出大山、改变命运。

自己的绵薄之力能够给孩子加一餐肉、改善一顿伙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苗澍说,看到孩子们开心地吃着汉堡、巧克力糖和喝着果汁的照片,内心有种抑制不住的快乐。苗澍资助大凉山的秘密被同事发现后,同事也参与到捐资助学中来,共同资助了大凉山的一些贫困学生,他们大手牵小手,将关爱的种子植入了孩子们的心里并生根发芽,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同行,爱是给予与无悔的付出

“爱”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暖且有力量的一个字。因为有爱,让人们倍感温暖。

2020年通过勃利县高级中学2003届毕业生校友会平台,苗澍联络同学一起资助母校贫困学生,每年资助10名贫困学生。

2020年11月25日,在勃利县高级中学2003届优秀毕业生校友会“铭记母校培育情、回馈家乡献爱心”反哺母校品学兼优贫困学子资助仪式上,勃利县高级中学2003届校友会共筹集资金10000元,资助母校殷玉坤等10名贫困学生每人1000元。

资助仪式上,校友会成员苗澍作为资助代表发言。他风趣地说:“此次助学活动不是鸡汤,也不是鸡血,就是想给学弟学妹的餐桌上加个鸡腿。助学活动传递着校友们的关怀,凝聚着校友们的关爱和期待,承载着寒门学子的未来和希望,我们要弘扬校友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希望更多的校友投入到关心支持资助母校贫困生事业中,积极参与助学行动。”

在资助仪式现场,苗澍拉着被捐助同学的手说,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都要乐观向上、勇敢面对,向着既定的人生目标前进;要珍惜学习机会,发奋读书,刻苦学习,长本领增才干,早日成长为祖国的栋梁。

十年来,苗澍对贫困孩子慷慨相助,但自己从来不追求奢侈的生活,他生活简朴、性格沉稳,做人做事中规中矩。在助学的同时对待身边的困难职工也鼎力相助。龙湖矿有一名职工的孩子患血癌,治疗费用昂贵,他听说后第一时间资助4000元;一名职工在家中不慎摔伤,腿部骨折无法上班,家中孩子上学没有学费,苗澍主动为他捐款2000元;一名职工因交通事故去世,父母年迈、生活困难,他主动给其父母送去5000元生活费……这些事情在他身边很多。

种下爱的种子,静待岁月洗礼,绽放如花。

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苗澍说,鲜衣怒马少年时,以梦为马,星河长明,愿尽己所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与他们携手奔向星辰大海!


“智能+”选煤 安全又高效

——公司首个智能选矸系统在七洗厂安装运行纪实

本报记者 邢秀芬

智能+

一键启停、远程集控、智能选矸……旭日东升,新年第一缕曙光普照矿区大地,1月1日,七洗厂调度室主任孙东升坐在厂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轻点鼠标,控制智能选矸系统启停,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脚踏实地干工作是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最好方式。七洗厂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的驱动力,率先在公司进行智能选矸系统改造,利用原煤车间现有厂房完成了智能选矸设备安装、系统调试、试运行等工作,实现了煤炭和矸石精准分离,成为公司首个安装智能选矸系统的选煤厂,带动了公司各选煤厂走“智能+”选煤之路,用科技创新不断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矿区智能化建设添翼,为公司建设智能化选煤厂提供了实践经验,让企业更安全、让职工更幸福、让效益更显著。

入洗原煤进入原煤仓前,为了保证入洗原煤质量,七洗厂的第一道关口就是人工选矸,这是煤炭洗选行业中劳动强度最大的工种,煤尘大、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岗位人员手选效率只能达到50%左右,含矸率平均达到8.5%,影响了综合产率,增加了入洗费用,加大了排矸量,极大地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

公司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在各选煤厂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加强智能化建设,在“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目标指引下,建通道、搭平台、上系统,加大选煤厂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应用力度,实现降成、提效、减人、增安。

踔厉奋发开展技术攻关,在新征程中展现新担当。针对选煤厂人工选矸效率不高、煤尘大、劳动强度大、手选效率低等影响综合产率、增加入洗费用和排矸量的弊端,公司选煤技术部组织七洗厂和龙选厂领导、部分技术人员赴双鸭山矿业公司学习考察应用智能选矸系统建设成果,将先进的智能选矸系统技术带回来,因地制宜改造选矸系统,实现多洗煤、少洗矸、绿色洗选目标。

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公司选煤技术部的指导下,2022年8月25日,七洗厂智能选矸系统主体设备陆续到货,统筹安排设备安装相关事宜,厂分管机电工作的副总工程师刘扬带领原煤车间职工拆除原有手选设备,在原址安装一条智能分选皮带机,改造原除尘系统,为新增产尘点加装集尘罩;在底层安装螺杆式空压机及储气罐,所有主要设备安装工艺流程要求加装料斗或溜槽。

新年伊始,记者走进七洗厂原煤车间厂房,一侧的运输皮带正井然有序地运输入洗原煤,另一侧智能选矸系统正在精准分离煤炭和矸石……

为了让智能选矸系统尽快运行创效,七洗厂边生产边安装智能选矸系统,坚持安全保供、系统安装两不误,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选煤生产一线落地见效。

七洗厂原煤车间的34名职工齐心协力投入到智能选矸系统设备安装会战中,他们提能力、转作风、创高效,一边保证原煤正常调入,一边保证智能选矸设备安装,连勤延点抢抓工期,厂里为原煤车间参战人员送去了午饭,参战人员吃完午饭后又投入到改造会战中。

七洗厂原煤车间认真落实现场安全措施,监护现场安全,协调其它车间为安装智能选矸设备提供方便条件;原煤车间副主任每天六时进入现场督战,加强技术指导,现场解决问题,保证了安装质量,每天十八时后才离开单位……

“一想到改造完成后带来的好处,我们工作起来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七洗厂原煤车间副主任徐景田说:“我们都想早点完成改造工作,亲眼见识一下新系统。”

七洗厂原煤车间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放松,车间党支部书记王凤双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做好智能选矸设备厂家技术人员安全培训工作,培训合格后才进入车间开始工作。

随着七洗厂智能选矸系统的智能选矸机、滚轴筛、破碎机、浮选皮带机、除尘系统、高压风机、干燥机、矸石转载皮带机、金属矸厂仓、矸石分机筛等十余台设备安装完成,智能选矸系统进入安全运行状态,彰显了七洗人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下一步,七洗厂还将改造矸石外运系统,保证外排矸石运力。

为了让手选工尽快了解智能选矸系统生产工艺、掌握智能选矸系统操作技术,七洗厂领导主动联系智能选矸设备厂家技术人员对原煤车间职工进行两天的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专题培训,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确保职工熟练操作智能选矸系统,从劳动型向技能型转变。

在安装智能选矸设备的同时,七洗厂同步改造厂生产集控系统,统一由集控室集中控制,减少了职工的现场操作环节,既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保证了人身安全,又提高了操控的及时性和稳定性。目前,七选厂所有洗选设备均可通过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实现集中控制、一键启停,加快了智能化选煤厂建设步伐。

“智能分选皮带机将50至200毫米来料筛上物转入智能干选机进行块原煤分选,选后精煤通过原有带式输送机输送至块煤落点,同时选后矸石通过溜筒溜至矸石落点。”刘扬说,原煤车间智能选矸系统改造后,选矸效率提高到90%以上,按照月入洗量10万吨、每吨原煤售价800元计算,含矸率翻了近一番,达到15%以上,每月节约成本500余万元;原来需要手选工24人,现在只需要12人就可完成操作,减少了一半人员,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降低了入洗成本。

七洗厂原煤车间主任于朋仔细算了一笔账,他说:“智能选矸系统提升了选矸效率,进入选煤系统的矸石量降低了,减少了选煤系统成本,增加了企业效益;掺杂在入洗煤炭中的矸石少了,煤质稳定了,提高了产品产率和台时处理量,保证了产品稳定率,减少了商务事故,为企业保供、增效提供了保障。”



【新闻专题】(含新媒体)

奋进新七煤 煤海当先锋

《煤海巡礼》  播出时间2023年7月11日

《煤海巡礼 :奋进新七煤 煤海当先锋》.mp4

 


字幕:奋进新七煤 煤海当先锋

主持人:观众朋友你们好,欢迎收看煤海巡礼。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2周年纪念日,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大党风华正茂。七台河矿区开发建设65年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以无比的忠诚,在每个紧要关头都担当奉献、急流勇进,有力诠释了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砥柱风采。

片花

画面:公司党委始终把“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作为党组织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中心工作需要什么,党建工作就保障什么,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党建工作成为引领发展的旗帜、推动发展的动力。

2022年末,公司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建强基层党组织的重大部署,在煤矿党委复制推广新兴煤矿“我是一面旗,煤海当先锋”竞赛活动成功经验。此项活动是新兴矿在全矿采掘一线党员中创新开展的一项竞赛活动,即由矿安全监察处、生产技术部、人力资源部、信访武保科、政工部5家联评,党委签批,全矿公示,对小班无工伤、完成生产任务和积极参加党组织各项活动、按时足额交纳党费、无违章违法违纪,达到安全好、生产好、形象好“三好”标准的“先锋党员”,每人每月奖励500元,打入工资、当月兑现。公司煤矿单位突出“奋进新七煤,煤海当先锋”主题,全面开展先锋竞赛活动,实现了由“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的蓬勃发展。

“奋进新七煤,煤海当先锋”竞赛活动的开展,筑牢了党员“政治三力”基础,焕发了党员生机活力,安全认识、生产热情、效益意识和责任感、归属感、荣誉感空前高涨,持续为安全生产注入了“红色动力”。先后涌现出连续月产过6万吨的新兴煤矿102采煤队;全岩大断面连续月破110米的新建矿7066掘进队;全队人均工资1.34万元、3名班长均达到2.31万元的新立矿201采煤队。各党支部高扬党旗、筑牢堡垒,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推波助澜、保驾护航,一线班组成为了党性修炼、信念锻炼、信仰坚持的战场,广大采掘一线党员成为公司安全生产的中流砥柱。

片花

关键岗位有党员,关键时刻靠党员,哪里有硬骨头,哪里就有一线党员的身影。公司倡导党员亮身份、亮责任,“党员突击队”到井下会战要带着一面党旗,党员入井要在安全帽上贴一枚党徽,那一抹红色成为了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的动力源,成为了攻坚克难、争创佳绩的冲锋号。

龙湖矿701采煤队班长杨会军,每一次工作面遇到困难都冲锋在前,每一次急难险重都不辱使命,在班长岗位17年,先后荣获全国、省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和全国、省总工会工人先锋号等集体荣誉,本人获全国、全省劳动模范,被推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省党代表。新立矿201采煤队班长赵立成,新铁矿7601掘进队班长李兆齐等一大批党员班长,工人踩着他们的脚印入井,他们踏着工人的脚印升井,以身先垂范的境界担当,带出了一支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尖刀班。新铁矿二采区625采煤队曹凤洋,龙湖矿开拓一区7776掘进队李文亮等,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潜心钻研业务,练就过硬本领,单位离不开、公司叫得响,连续多年技术比武站头排,成为“七煤工匠”。新建矿王守朋创新工作室、龙湖矿袁安家创新工作室等,坚持“一切围绕煤矿转,一切围绕煤矿干”,以“煤矿第一,矿工至上”的情怀,服务井下一线,推进“四化”建设,为企业改革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主持人:党旗在百里矿区高高飘扬,党徽在千尺井下熠熠闪光。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七煤人,跪着采煤、站着做人的七煤先锋战士正高举旗帜,走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前列。我们深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国家会更强大,人民会更富足,企业的明天会更加美好。感谢收看本期节目。再见!





《从千尺井下到人民大会堂》

《煤海巡礼》  播出时间2023年7月11日

《《从千尺井下到人民大会堂》》.mp4


主题字幕:从千尺井下到人民大会堂

配音:午夜十分,墨染的夜色吞噬了白昼的喧嚣,整个城市都进入了休眠状态。而在地层深处,灯火通明的井巷传出机械的轰鸣声,煤海采光人依然在辛勤的工作着...刚刚载誉归来的全国人大代表、龙湖矿701采煤队班长杨会军此刻正穿行在千尺井下,目光笃定、步履铿锵。从千尺井下到人民大会堂,他用23年如一日的实干和奉献走出了一条属于煤矿工人的不平凡之路。

同期声:全国人大代表、劳动模范

龙湖矿701采煤队班长 杨会军  (是无数人托举着我,走进了人民大会堂。选择煤矿,我此生无悔。)

配音:杨会军独创了“三三”工作法和“三学三提升”机制,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现场安全管控水平;实行精细管理,年多创效30余万元;班组安全和谐高效,先后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殊荣。

评价同期声1:(他这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爱琢磨事儿,有韧劲儿,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配音: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杨会军作为煤矿一线代表,认真履行神圣职责,积极为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所提关于煤炭企业跨地区开采的建议得到国家发改委的肯定答复。 

评价同期声2:老杨能进京赴会参政议政,那绝对是我们煤矿工人的天花板,更是我们煤矿工人的骄傲!

配音:回望来时路,杨会军感慨万千。作为一名党员矿工,他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不改初心本色,扎根煤海做表率,敬业奉献勇担当,用奋斗续写人生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