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题专栏 > 先进典型

【优秀矿工】敢啃硬骨头的掘进工——记建设矿一采区7351掘进队掘进工孟祥芹

日期:2024-08-18    来源:七台河矿区新闻网    作者:赵澳

他不善言谈、默默无闻,十几年如一日,扎根掘进生产一线;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工作业绩,在平凡的岗位上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他就是建设矿一采区7351掘进队掘进工孟祥芹。

今年57岁的孟祥芹2012年参加工作,他身材瘦小、说话腼腆。从领导和同事的交口称赞中,让人看见了一名普通矿工扎根一线、吃苦在前的真实一面。

作业中,孟祥芹时刻牢记安全第一,以防范安全生产事故为目标,坚持敲帮问顶,仔细排查隐患,敢于与“三违”现象作斗争,严格兑规作业。他有着强烈的责任心,每当新职工不理解操作规程,孟祥芹就认真讲解,直到班组职工理解并且熟悉运用。

孟祥芹时刻严格要求自己,7351掘进队施工岩巷,打眼是最苦最累的活,随着风锤的震动整个身体都在抖动,加上刺耳的噪声,对人的精力和体力消耗非常大。一次,他们施工皮带井下山巷道时,掘进工作面顶板破碎、倾角大,且岩石硬、顶板淋水大,施工条件异常艰苦。那段时间,孟祥芹和班组职工加班加点打锚索带钢带、挂网,加强掘进工作面支护,完成巷道喷浆后,抱起风锤开始打眼;倒完岩石后,开耙斗机一车一车装运岩石,直到顺利渡过破碎带。

掘进放炮不仅关系自己的人身安全,也时刻影响到班组职工的安全。孟祥芹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每天到达工作地点后先查看一遍火药箱,仔细检查放炮区域的瓦斯浓度、顶板状况和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确保安全爆破。

“只要孟祥芹打眼,一个班我们就能节省一个小时。”建设矿一采区分管安全工作的副区长孙爱军说。为什么孟祥芹打眼能节省时间?打眼是掘进技术工种,对风压和水的配置非常讲究,风大了,水小了;粉尘大,水大了;风小了,打眼没劲。孟祥芹掌控打眼的风压水压非常好,打眼的速度就快,用在巷道造型的时间就多了,巷道的平整度和成型效果非常好,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工程质量。

“无论任何时候,孟祥芹都愿意干最难最累的活儿,是个敢啃硬骨头的人,为了促进班组安全高效生产,他总是冲在最前面,是班组职工的老大哥。”这是班组职工对孟祥芹的评价。

孟祥芹只是一名普通的掘进工,他利用休息时间认真学习并熟练掌握岗位“必知必会”知识和安全知识,做到学与做相结合;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经常向领导和同事请教,努力掌握各种技能,在工作中不断摸索,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力求将工作做得更好。

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过硬的技术就不是合格矿工、就干不出一流的成绩。孟祥芹立下了勤学苦练、增长本领的决心,学习《掘进操作规程》《煤矿规程措施》《矿井爆破工》等书籍,在井下现场与班组职工共同研究探讨施工方法,攻克技术难关。

孟祥芹说:“作为一名老掘进工,荣获公司优秀矿工称号,既是对我的鼓励,也是对我的鞭策。今后,我决不能辜负班组职工的信任,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实现安全生产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