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工会天地

心会跟爱一起走 携手同心砥砺行——公司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帮扶救助工作综述

日期:2024-10-08    来源:七台河矿区新闻网    作者:邢秀芬

冷暖念民生,枝叶总关情。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鞠超多次强调,要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多做救济帮困的工作、多做温暖人心的工作,重点解决职工群众最困难、最操心、最忧虑的实际问题,确保公司职工队伍稳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营造了和谐稳定环境。

今年以来,公司党委深入开展“走基层、访百家、结亲情”春节送温暖、“双爱双帮”、金秋助学等活动,始终将困难职工放在心中,以一项项贴心服务、一项项暖心工程切实为困难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关爱职工已逐渐成为凝聚职工与企业同心同德、携手并进的“凝心工程”,为矿区的秋天增添了温暖、爱与希望。

公司困难职工说:“被温暖包围的感觉真好。”

真帮实扶暖人心

土建工程处的省级困难职工赵晓彬患有肝癌,需要每二十天住院一次,每日还需花钱购买药物服用,入不敷出,生活困难。

“有困难不要怕,关键要树立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土建工程处处长马建辉带领两名副处级领导干部主动与他结成帮扶对子,每逢年节都自掏腰包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赵晓彬离异后没有住房,土建工程处党委把一处闲置平房作为他的暂住之地,为他承担一定的生活支出,又将他调整到劳动强度不大的清扫岗位工作。

煤气厂化产车间的省级困难职工任辉离异后独自抚养一对双胞胎女儿。两个女儿双双考上大学后,他又为孩子的学费犯起了愁。此时,得知任辉家情况的煤气厂党委帮助他申请了公司金秋助学款,厂党委书记孙玉与他结成一帮一对子,每到春节和中秋节都到他家走访慰问,为他送去慰问金和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及时帮助他解决了实际困难。

新铁矿工亡遗属韦颜妮的父亲因病去世后,母亲也不辞而别,她从小由奶奶朱义民抚养。新铁矿副矿长刘利与朱义民结成一帮一对子,每逢年节都到家中慰问,得知韦颜妮考上大学后,又自掏腰包资助她上大学。截至目前,已资助韦颜妮9000元。

中秋节前夕,胜利矿管理处党委书记孙成鹏来到与自己结成一帮一对子的省级困难职工胡显义家中,自掏腰包为他送去米、面、油和慰问金。胡显义激动地说:“企业和领导时刻想着我,我一定要好好活着,不被暂时的困难压倒,不辜负领导对我们家庭的关心。”

新建矿20名副总以上领导连续五年每年每人自掏腰包500元,采取多帮一的方式帮助困难职工才志强、于召亮、方振彬、梁雨春。在日常关心关爱、逢年过节到家中送米、面、油等生活物资的同时,他们还多方协调为才志强的妻子办理户口、联系手工活增加收入,为患病的于召亮发起捐款……

今年中秋节和国庆节,公司基层科级以上干部采取一帮一或多帮一的方式深入公司267户“双爱双帮”群体家中走访慰问,自掏腰包3.73万元;基层单位工会为走访的困难职工匹配了价值7.65万元物资,把企业的关怀与温暖送到困难职工心坎上,为困难职工点亮了一盏明亮的心灯、撑起一片希望的绿荫,帮助他们重拾信心、共克时艰,架起了企业、工会组织与职工群众的“连心桥”。

矿区工会还在金沙新区如意家园小区建立爱心超市,每年在全公司职工中开展两次捐献衣物活动,参与职工近万名,已接收捐献物品38067件。爱心超市每星期二、星期四向公司困难职工和家属准时开放,目前已为有需求的公司困难职工和家属发放爱心物品10674件。

矿区工会积极推行“人教岗”精准就业服务模式,建立困难职工就业服务微信群,帮助有就业需求和就业意愿的困难职工家庭成员参加就业培训、搭建就业平台、创造就业机会。截至九月末,已有113名困难职工家庭成员入群,每星期微信群推送一条就业信息,每条就业信息有10至15个岗位需求,已有30余人应聘到保洁、售货、保安、护理岗位。

一次次帮扶、一个个救助、一份份牵挂,蕴涵着企业及工会组织对职工的关怀、关爱。百里矿区,公司各级干部和工会为职工送去的不仅是传统佳节的美好祝愿,更是战胜危机的信心和希望、服务基层和职工群众的庄严承诺。

临时救助解急困

生活常有风雨,但温暖的故事总是不经意间发生在公司职工身上。

新兴矿五采区井下机电维修工徐德权的妻子无工作,儿子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硕博连读。2024年初,徐德权的父亲在医院病故。为了抢救老人,徐德权花费了大量医疗费,此时正值儿子春季开学,经济出现严重困难。徐德权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向新兴矿党委书记肖焕反映了这一情况。没过两天,矿党委副书记周岩、工会副主席李欣受肖焕委派来到徐德权家看望,为他送去了临时救助金3000元,缓解了他的经济压力。

煤气厂产品管理科职工王凤君今年8月10日上午突发脑溢血,在七煤医院重症监护室治疗。他的父母长期病重卧床,治疗费用难以承担。煤气厂得知这一情况后,给予5000元的临时救助金,帮助其渡过难关。

龙湖矿通风区职工王财离异后患上尿毒症,每月需要透析、服药,一个孩子在外地打工,勉强维持透析和服药费用。最近,王财因私伤无法工作,用于透析和服药的费用不足。龙湖矿工会得知后,给予他1000元临时救助金,暂时帮他渡过了难关。

公司启用临时救助金制度已二十余载,使身患重病、家中突发事故的职工和生活困难的工伤休治在岗职工家庭通过临时救助资金得到应急帮助。在温暖纽带的联结下,今年矿区又有773户家庭得到临时救助,临时救助金达65.55万元。

金秋助学暖矿区

温暖的故事,不仅仅发生在职工的生活中,还发生在困难职工子女身上。

“一人在七煤,全家都受益。”每年八九月份,百里矿区都会迎来一个关怀涌动的金秋时节。公司持续三十多年开展金秋助学捐款活动,全公司职工为考入高校的困难职工子女捐款献爱心。这些助学资金是公司职工浓浓爱心的硕果,凝聚着公司职工、企业和工会组织全力开展金秋助学活动的决心和汗水,彰显了国企的无私大爱。

今年19岁的胡美娜是公司金秋助学款的受益者之一,父亲胡学勇是新兴矿皮带区职工、省级困难职工,全家四口人,哥哥在浙江某大学上大三,母亲生下胡美娜后离家出走至今未归,奶奶今年已100岁高龄,全家人唯一的收入来源是胡学勇微薄的工资。

今年8月25日,胡美娜被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录取,可因为家庭困难,胡学勇只能让胡美娜放弃上大学,去打工赚钱贴补家用。

矿区工会干部在省级困难职工档案中发现胡学勇的女儿胡美娜今年高考却没有申请金秋助学款后,便向新兴矿工会了解情况,同时立即联系胡美娜,向她介绍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和公司金秋助学政策。胡美娜认为自己的户口在安徽,在本地无法贷到助学款,决定放弃学业继续打工。矿区工会干部觉得可惜,便帮助她联系市教育局相关部门,得到胡美娜可以办理助学贷款的准确答复后,又再次联系了胡美娜,帮助她办理了每年一万元的助学贷款,公司还为她发放了金秋助学款、申请了李信国教育基金。

此时,爱心行动仍没有止步。矿区工会干部和新兴矿工会沟通了胡美娜的情况,新兴矿党委、工会和皮带区领导非常重视,把胡学勇调到每月可增加500元工资收入的新岗位,皮带区领导还把自己家的笔记本电脑送给胡美娜,新兴矿为她发放了助学金。

对待胡美娜像自家孩子一样关爱的矿区工会工作人员又自掏腰包为她购买了衣服、被褥,让胡美娜带着满满的爱走进大学校园。

上大学的学费有了,电脑有了,学杂费、生活费都有了着落,胡学勇和胡美娜感动得掉下了热泪。胡学勇说:“多亏了公司的好政策,多亏有工会相助,才有了我们家的今天。”

9月9日,胡学勇和胡美娜将写有“情系职工助学圆梦 、感恩七煤照亮未来”的锦旗送到矿区工会,表达感激之情。

“阿姨,我被辽宁大学录取为法律系研究生。”刘佳成功考入辽宁大学法律系研究生后,第一时间向矿区工会干部汇报了这一喜讯。

今年25岁的刘佳是新建矿私亡职工遗属,父亲于2016年去世,母亲智力障碍。他于2018年考入哈尔滨理工大学,虽然已不在公司帮扶救助范围内,但因为他是公司职工的孩子,公司领导和矿区工会格外关心关注,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帮扶刘佳的办法,帮助他母亲申请了低保,每学期资助刘佳2000元,公司领导和矿区工会每到春节等重大节日都到刘佳家中慰问母子二人,为他送钱送物,关心刘佳的成长。

得到资助的刘佳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他将母亲送到敬老院后,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自强不息,利用业余时间到大学食堂勤工俭学增加收入,如今已是辽宁大学法律系研究生。

新铁矿省级困难职工陈玉文的两个孩子都在上大学,女儿2021年考入哈尔滨石油学院,儿子今年考入伊春职业学院,两个孩子分别得到了公司金秋助学款资助。陈玉文的儿子激动地说:“我很感激企业大家庭的帮助,我要把心中的感恩转化成学习动力,努力学习、提升自己,早日学成归来,回报企业、回报社会。”   

“决不让一名职工子女因生活困难而上不起学。”怀着这样的理念,公司坚守让职工子女圆上大学梦的信念,倾力把金秋助学活动打造成一项惠及职工、造福子孙后代的民心工程、阳光工程、德政工程,用爱的接力、辛勤的汗水浇灌出累累硕果。近十年间,公司以国企担当持续提升助学温度,全公司广大职工累计捐款320余万元,资助4152名困难职工子女实现求学梦。

公司还积极与爱心人士和企业联系筹集助学款,采取多种形式解决困难职工子女上不起学的问题,救助金额超过700万元,保证了困难职工子女不因生活困难而辍学。   

 “矿工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支撑,要想矿工、懂矿工、爱矿工。”公司工会主席董自生常常对矿区工会干部说起这句话。

心会跟爱一起走,炽热的爱心如流火般在百里矿区弥漫、扩散。公司各级干部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一声声亲切的祝福、一次次畅快的交谈、一股股温暖的热流在心与心之间传递,将温暖及时送到困难职工的心中,如春风拂面、温暖人心,凝聚起攻坚克难、担当作为的干事创业“新”动能。

企业关爱职工,职工也主动回报企业。百里矿区,温暖和谐的氛围把企业和职工联结在一起,产生了巨大的合力。七煤人携手同心,在扭亏脱困之路上苦干实干、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