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矿嫂】矿嫂的心愿——记向阳矿管理处六井三采区掘进班长杨春雷的妻子艾丹丹
日期:2024-10-09 来源:七台河矿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淑波8月26日,向阳矿管理处六井三采区掘进班长杨春雷因工作需要被调到十一井,继续从事巷修工作。
“怎么还没回来?”
“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儿?”
快18点了,早该在16点下班的丈夫迟迟未归,这让她心急如焚。
她是公司好矿嫂、向阳矿管理处六井三采区掘进班长杨春雷的妻子艾丹丹,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在家里等待的艾丹丹焦躁不安,思想更是不能控制地狂奔,手握手机无计可施,电话打不通,那份等待、那份无法言表的心情无人能体会,而这一幕只是她平淡生活中最常见的。
时光荏苒,婚姻生活已经二十一载,艾丹丹始终有一个心愿。
时光回溯到2003年,经人介绍,艾丹丹与杨春雷结识。看着一贫如洗的杨家,艾丹丹并没有退却,不顾家里的反对,毅然决然地选择嫁给杨春雷。“我认为找个条件好的,钱总有花完的时候。虽然现在穷点,但只要人勤快,以后总能过上好日子。”她相信跟着这个勤劳踏实的男人日子不会太差。
杨春雷没有辜负期许,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矿山井下掘进工作,工作不打折扣、不讲条件,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特别能吃苦、勇挑重担、善打硬仗的作风让全采区的人敬佩,班组几年来没出过一次轻伤事故。
曾在煤矿工作过的艾丹丹深知安全对于煤矿的重要意义,前些年转岗后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家庭生活中,不让丈夫因家事有半点分心。看到丈夫工作时抓安全压力大,她经常与矿工及家属谈心,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把家里和亲友的旧衣物都找出来送给班组生活困难职工。闲不住的她把班组职工家庭情况摸个门清,今天为这个工人的老人找个治病偏方,明天给那个工人的子女联系工作。“嫂子心可细了,总能发现我们着急的事儿。”杨春雷班组职工感激地说。
将生活咀嚼得有滋有味,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往往靠的不是嘴,还要有一颗浸透人间烟火的心。
杨春雷的父亲罹患肺癌已去世四年,在人生最后一年多的时光里,重病在床、无法动弹。艾丹丹细致入微地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每天手动给老人排便,没有任何嫌弃。杨春雷的母亲八十二岁,卧床已经七八年。捶腿揉肩、翻身按摩,体重才一百零几斤的艾丹丹每次照料完一百六十多斤的婆婆都累得一身汗。久病的人心焦,老人发脾气,艾丹丹从不生气顶嘴,反而细语安慰。杨春雷心疼妻子,回家看见活儿就伸手。她对丈夫说:“什么都不要你操心,就安心上班,家里有我。”
三餐茶饭,四季衣裳。艾丹丹用一双巧手、一颗善心经营着自己的家。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杨春雷和艾丹丹的儿子懂事又孝顺,目前在东北石油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习。提起儿子,艾丹丹的脸上总是掩饰不住骄傲与欣慰。“这么多年,我们娘俩养成了一个习惯,无论多晚,晚饭必须等到他下班回家才能开饭。”有时候,可能吃的不仅仅是一顿饭,而是家人间的慰藉与温暖。
时间走到18点30分,杨春雷终于到家了。原来是新井的绞车坏了,耽误了下班时间。顾不上舒缓纷乱的情绪,来不及安抚不规则的心跳,艾丹丹把丈夫爱吃的韭菜鸡蛋馅饺子端上桌,看着丈夫大口大口边吃边说矿里的事儿,坐在丈夫旁边,偷偷地长长舒了一口气。她就一个心愿,希望丈夫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