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煤新闻

坚守初心担使命 尽心服务显忠诚——记公司主题形势任务教育实践先进典型、社保管理中心养老管理科副科长李桂海

日期:2025-01-09    来源:七台河矿区新闻网    作者:高铭

微信图片_20250109191128

在企业发展的长河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身处平凡岗位,却以非凡的坚守和担当,为企业稳定运行与职工群众幸福生活筑牢坚实基础,公司主题形势任务教育实践先进典型、社保管理中心养老管理科副科长李桂海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在企业养老保险事业的征程上已经走过了二十一个春秋。二十一年来,他始终坚守初心、忠诚履职,用专业与热忱、担当与奉献在公司社保领域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新篇章。

微笑服务 架起企业与职工群众的“连心桥”

李桂海长期奋战在公司养老保险管理一线,每天都面对大量前来咨询办理退休待遇和遗属增资的职工群众。在他的工作中,为职工群众服务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准则。他平均每天接待10人次咨询,不断重复解答各类问题,耐心倾听每个人的诉求。但他从未有过一丝厌烦,始终以亲人般的态度对待前来办事的人。每一个微笑、每一声问候、每一次耐心的解答,都如同一股暖流温暖着职工群众的心。

一次,一位年近七旬的退休老人来到办公室,满脸焦急地询问自己的养老金发放问题。老人因为年纪大了,表达不太清晰,情绪也有些激动。李桂海见状立刻起身将老人扶到椅子上坐下,为他倒上一杯热水,轻声安慰他不要着急、慢慢说。随后,他耐心地倾听老人讲述,仔细查阅相关资料,一边安抚老人的情绪,一边为他解释养老金发放流程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经过认真查询和沟通,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及时为老人解决了问题。老人离开时,紧紧握着李桂海的手感激地说:“你真是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太感谢你了。”

像这样的事例,在李桂海的工作中数不胜数。他始终坚持用一张笑脸相迎、用一声温馨问候、用一个实际行动缓解职工群众的焦虑、消除职工群众的疑惑。他深知自己的每一个举动都代表企业对职工群众的关怀,每一次服务都是在搭建企业与职工群众之间的“连心桥”。通过他的努力,职工群众对企业的满意度不断提升,企业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精准施策 助力养老保险改革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养老保险经办模式面临着诸多挑战。手工操作、个人账户记录不准确、养老金计算误差等问题日益凸显,影响了养老保险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面对这些难题,李桂海没有丝毫退缩,而是主动承担起改革创新的重任,以维护企业和职工群众的利益为根本,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模式和方法。

为了改变养老保险业务手工操作的现状、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李桂海逐户分析情况,对接参保单位,深入研究工作思路,采取多种方式督办和协调,率先提出包联督导工作模式,形成了层层推动落实的工作格局,调动了参保单位的工作积极性,确保了养老保险经办工作顺利进行。

在养老待遇、取暖费及独生子女优待奖励的资格审批过程中,李桂海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心和精湛的业务能力。每天,他都要面对参保单位送来的大量申报材料,这些材料涉及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任何一个细微错误都可能导致职工群众权益受损。因此,他一丝不苟地按照政策要求认真核对,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他精准地发现问题和漏洞,及时纠正参保单位在申报过程中不规范之处。他的努力和付出不仅保护了参保职工群众的利益,也维护了企业的利益,为推动企业养老保险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做出了贡献,他的工作成果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提升本领 为职工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社保管理服务工作政策性强,涉及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任何一点政策理解上的偏差都可能给职工群众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李桂海始终把增强业务本领、提升服务质量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在日常工作中,李桂海深知只有将政策理解透彻,才能更好地为职工群众服务,才能将政策宣传到位、运用好。他坚持学习社保政策和业务知识,第一时间仔细研读,与同事展开深入讨论,遇到不确定、把握不准的地方,积极向上级请示,确保深入理解政策。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李桂海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不仅能熟练解答职工群众提出的各种问题,还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政策,为职工群众提供合理的建议和解决方案。面对复杂的业务问题,他迅速理清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公司离退休职工群众、死亡遗属还是其他参保人员咨询,他都仔细耐心解释,以专业的态度和热情的服务树立企业社保经办服务人员的良好形象。

李桂海对待企业和职工群众,想其所想、急其所急,坚持马上办、立即办、主动办、公开办,在他的工作理念中没有“拖延”二字,只要是职工群众的事情,第一时间给予回应和处理。他常说:“上岗一分钟,敬业六十秒。我们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把工作做到最好,让职工群众满意。”

二十一年来,经李桂海办理的各种业务无错办、无漏办、无举报。这看似简单的“三无”成绩,背后却凝聚着他无数的心血和汗水,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企业的忠诚和对职工群众的责任,赢得了职工群众的赞誉和信赖。(摄影:袁晓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