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那些“坑”,你踩了没?
日期:2025-04-16 来源: 市精神卫生中心 作者:睡眠,这一占据生命约三分之一时间的生理活动,对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良好的睡眠能修复身体机能、巩固记忆、调节情绪,反之则会引发诸多健康问题。然而,在追求优质睡眠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不经意间踏入误区,下面就来盘点那些常见的睡眠“坑”。
误区一:睡前运动越剧烈,越容易入睡
很多人觉得睡前剧烈运动,身体疲惫了就能快速入睡。实际上,运动后身体会释放肾上腺素等激素,使心跳加速、体温升高,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这种兴奋状态往往会导致入睡困难,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平复。比如晚上10点运动,可能11点时还会感到心跳较快,难以放松。最佳运动时间是睡前3至4小时,若想睡前活动,可选择简单的拉伸或冥想,帮助身心放松。
误区二:睡眠质量差,多吃保健品就行
有人依赖保健品改善睡眠,但这不能替代良好的睡眠习惯。改善睡眠应从调整生活习惯入手,规律作息、营造舒适睡眠环境、睡前避免使用电子产品等。若睡眠问题严重要及时就医,而非单纯依赖保健品。
误区三:年纪大了,睡眠少是正常的
很多人觉得随着年龄增长,睡眠减少是正常现象。但实际上,老年人同样需要7-8小时的充足睡眠。老年人睡眠少,可能是疾病、药物副作用或不良睡眠习惯所导致,如患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或服用某些药物会影响睡眠。老年人若睡眠不好,应排查原因、改善睡眠,而非认为这是正常现象而忽视。
误区四:周末睡懒觉能补回一周的睡眠债
忙碌一周后,很多人选择周末睡懒觉补觉,但长期不规律睡眠会打乱生物钟,即使周末多睡身体也难以适应,周一仍会感到困倦。保持规律作息才是关键,每天尽量在相同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周末也不例外,这有助于稳定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
误区五:睡不着觉,玩会儿手机酝酿一下
睡不着的夜晚,有人会选择玩一会儿手机酝酿睡意。可惜事与愿违,总是感觉越来越清醒、兴奋,情绪跟着手机上的内容起起伏伏,脑子里的想法也越来越多,离理想的睡眠状态越来越远。其实,为了营造所谓“良好的入睡条件和氛围”,在卧室及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情,例如看书、玩手机等,看似是在为睡眠做准备,实际上减弱了就寝时间。卧室、床本应与睡眠建立联系,如今反而加强了睡眠环境与玩手机等与睡眠无关事情的联系。长此以往,失眠的风险则会大大增加。
那么,健康的睡觉方式是什么呢?
1.感到困倦才上床;
2.除睡眠外不在卧室进行其他活动;
3.醒来超过15分钟时离开卧室;
4.再次有睡意时才回到卧室。
睡眠质量关乎生活品质和身体健康,避开上述误区才能拥有优质睡眠。若长期受睡眠问题困扰,一定要及时咨询专业医生,希望大家都能拥有良好的睡眠。